永存吾土

5026

? ? 張伯駒(1898年3月14日-1982年2月26日),原名張家騏,字家騏,號叢碧,別號好好先生,河南項城人。


青年張伯駒在叢碧山房


? ? 1956年,張伯駒與夫人潘素將其收藏的部分文物捐給了國家,包括西晉陸機《平復帖》卷、隋展子虔《游春圖》、唐李白《上陽臺帖》、杜牧《贈張好好詩》卷、宋范仲淹《道服贊》卷、蔡襄自書詩冊、黃庭堅《諸上座帖》、元趙孟頫《千字文》等古代書畫煌煌巨制。




? 張伯駒(1898年3月14日-1982年2月26日),原名張家騏,字家騏,號叢碧,別號好好先生,河南項城人。


“予之煙云過眼,所獲已多。故予所收蓄,不必終予身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傳有緒,是則予為是當之所愿也?!?span>

乾隆御筆“紫碧山房” ? ?(橫幅) 水墨絹本 69.5×156 cm


? ? 張伯駒是生父張錦芳的長子,最大可能是繼承父親遺產,成為項城一個鄉(xiāng)紳,但他的命運因為他的大伯而徹底改變了。他的五伯張鎮(zhèn)芳富有才華,他與袁世凱表兄弟關系。后來,袁世凱推薦張鎮(zhèn)芳代理直隸總督等職。民國成立后,任河南都督兼民政長。張伯駒先生的這位伯父官運亨通,但人生不如意事常有,自己的的兩個子女先后夭折,眼看年紀已四十開外,生子無望,傳宗接代的事,令他十分苦惱。按照中國人家庭不成文的老規(guī)矩,1905年,張錦芳帶著兒子赴天津,將他過繼給了張鎮(zhèn)芳。從此,張伯駒先生離別家鄉(xiāng),成為張鎮(zhèn)芳的兒子,他一直生活在天津、北京、上海這三個地方。真是天降大任于斯人也。今天看來,張伯駒先生所有的人生軌跡就是循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這個根脈,最后于亂世之中橫空出世,成為眾多國寶級書畫的救命恩人,成為保佑中華珍寶的守護神。




聲音6評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