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大調(diào)第四交響曲》(《意大利》)是門德爾松最為著名的交響樂之一,作于1831-1833年,1833年5月13日由倫敦愛樂協(xié)會首演,門德爾松親自指揮。這部作品是作者在意大利期間創(chuàng)作的,曲目靈感來自于對意大利的印象,其中采用了一些意大利民間素材,所以門德爾松自己稱它為“意大利交響曲”。1830年5月,門德爾松開始遨游意大利,先后在羅馬及其他城市居住了一年多,意大利美麗的大自然、藝術古跡和富麗堂皇的宮殿強烈的吸引著他,并在意大利成功的舉行了多場音樂會,生活過得充實愉快。在耀眼的地中海陽光里,小提琴象在召喚人們?nèi)ヌ诫U。隨著樂曲的發(fā)展,人們似乎已經(jīng)置身于意大利那片美麗的國土。
活潑快板
有明亮的舞蹈節(jié)奏,以小提琴純凈的音色表現(xiàn)對意大利明亮的天空與蔚藍的海水印象。
流暢快板
短小的序奏表現(xiàn)優(yōu)美寧靜的少女祈禱,雙簧管演奏的旋律亦極優(yōu)美。
稍快中板
主旋律樸素而活潑,近似德國民間舞曲,中斷極為優(yōu)美,浸透了華麗和優(yōu)雅。
急板
表現(xiàn)羅馬一帶的民間舞“沙塔萊拉舞曲”與意大利塔蘭泰拉舞曲,兩種舞曲節(jié)奏交織熱烈而豪放而推向高潮。
門德爾松在1825年完成了這部卓越的弦樂八重奏,那時候他還只有16歲。這部作品于這年年底在他柏林家中的周日音樂聚會上完成了首演。
門德爾松完成這部八重奏時,貝多芬、舒伯特和韋伯依然健在并活躍。就在此前一年,舒伯特完成了他自己的F大調(diào)八重奏。由16歲的門德爾松創(chuàng)作的這部作品,明晰地確認了他有與這些杰出的同行并肩屹立的權力,正是這部作品,表明了他作為作曲家的成熟期的開始。
就斯特拉金先生對這部作品的觀點來說,他將其看待為在室內(nèi)樂上少有的“視野上‘管弦交響化’”,它是門德爾松自身想法的成功貫徹,而沒有添加過多的樂器。作曲家在樂譜中表明,他的八重奏是由“所有樂器依照交響管弦化的方式來演奏,強弱必須嚴格地被遵守,比這一類型的曲目中通常要求的更嚴格”。他確切地預料到,這首曲子將由在樂譜中規(guī)定的更大型的弦樂組所演奏。在譜寫下它的三年后,作曲家自己將有明顯的管弦化潛力的諧謔曲配上新的配器,改編為他第一交響曲的小步舞曲,在他1829年首次訪問倫敦的時候演出。
這部八重奏“管弦交響化的風格”在一開始就很明顯,在它熱情堅定的管弦化姿態(tài)下,似乎與室內(nèi)樂領域聯(lián)系得比較少,更接近管弦樂小夜曲,而與柴科夫斯基、德沃夏克、蘇克、格里格、霍爾斯特的作品風格似曾相識。
這部作品著名的G小調(diào)諧謔曲據(jù)說直接指向了《仲夏夜之夢》的音樂形式,但它的靈感,據(jù)門德爾松的姐姐范妮說,來自于不同的文學素材:歌德的《浮士德》中《巴魯普吉斯之夜》的最后句子。
門德爾松規(guī)定了他自己的諧謔曲新形式:首先,他使用了2/4 拍,而不是當時在這一樂章內(nèi)廣泛使用的3/4拍;將其設置為奏鳴曲式,有一段小巧優(yōu)雅的尾奏,但沒有三聲中段。這一樂章的說明,“輕松活潑的快板(迅速而且盡可能地輕快)”,充分地定義了這一段的個性,它從頭至尾都由中弱的斷奏來演奏。
既然創(chuàng)作出了就其本身而言如此驚人的樂章,門德爾松毫不猶豫地在活力四射的終樂章中間接提到諧謔曲。終樂章無疑展示了對亨德爾的賦格形式的注意,而毫無疑問地增添了作曲家的個性特征和不竭的想象力,標志著這位心思巧妙的16歲少年的成就。即使在20年以后,他身后已有了卓越的交響曲和協(xié)奏曲、宗教清唱劇以及《仲夏夜之夢》配樂,門德爾松仍然將這部八重奏稱作他最喜愛的作品,他回憶道,“在譜寫這部作品時我度過了一段愉悅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