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街問巷——上海馬路的前世今生

4924

一個城市的空間是靠馬路來延伸擴展的。如果把一個城市比作人的大腦的話,馬路就是腦神經(jīng),人就是腦細胞。人是通過馬路才感覺到整個城市的脈搏在跳動。

本書在編排上以上海軌道交通運營線路(信息截至2008年7月)為基礎(chǔ),從出行者的實際需求出發(fā),一改以往類似書籍按行政區(qū)域分類的習(xí)慣。

? ? ? 當(dāng)然,這種編排結(jié)構(gòu)上的新的嘗試,意在給讀者一種新的“指引”,僅表示大體方位與走向,其中某些馬路還要在軌交站點周圍換乘其他公交線路才能到達。由于公交信息比較繁雜,恕不一一標(biāo)注。

? ? ? ? 書中“地標(biāo)”的資訊來源于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2008年6月13日發(fā)布的《關(guān)于2008年中國“文化遺產(chǎn)日”免費開放文化遺產(chǎn)的通告》中的部分內(nèi)容。

? ? 周林拿著一張上海地圖,行走在上海。沒有人給他指南針。公交車,自行車,地下鐵,輪渡,他似乎要與地圖上的每一條馬路約會。他用這樣的方式,撫摩上海,了解上海,挽留上海。幾年過去了,他書桌前的文稿壘聚成了這本《叩街問巷——上海馬路的前世今生》。這書,譬如上海老弄堂里的胡琴,曲折委婉,意味深長,又譬如外灘屋頂上的一個露臺,站在那里,便懂得了上海,從1843年起,一直,一直……

聲音102評價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