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與哀愁 一個真實的三毛

3596
初中的時候第一次接觸到三毛的作品,立即被深深吸引。三毛的文字,清雅而淡然,娓娓講述她的異域見聞,讓每天過著沉重學習生活的我異常興奮,像發(fā)現(xiàn)了新大陸,一個女子,竟可以有這樣自由的生活!后來我大了一些,才發(fā)現(xiàn),三毛的作品受到過很多業(yè)內(nèi)人士的抨擊,覺得虛構(gòu)成分多一些,過于理想化,簡直就是作者的美好幻覺,而最讓我倍受打擊的一個事實是,三毛最后的結(jié)局竟是自殺!一個為讀者帶來了那么多美好故事、積極生活理念的奇女子,竟用一條絲襪,狠心地結(jié)束了自己那么具有旺盛活力的生命!唏噓之余,我追隨著三毛的成長經(jīng)歷,以探求她真正的內(nèi)心。三毛流浪的根源大概源自童年,她的生活非常動蕩,生于四川,三歲長于南京,五歲又隨父母落戶于臺北,也就是說,對一個人一生影響最大的至關重要的六年童年時光,三毛都是在不停輾轉(zhuǎn)于地域差異相當大的各大城市而成長起來的,三毛又是家中的老二,是那個最容易被父母忽視的孩子,比起老大和老小,三毛得到的關愛應該少了點,她會更加孤獨,也會更愛幻想,靠自己幼稚的思想療愈內(nèi)心巨大的不安全感,沒有一個思想成熟的人引導她消除內(nèi)心的不安和恐懼。這些直接導致了她今后自閉人格的形成,也就有了后來休學的經(jīng)歷,因為有些心理問題,她自己無法排解。后來三毛通過遠走異國逃避現(xiàn)實,用游學、流浪過生活,外人看來特立獨行、浪漫至極,但我想只有她自己,才知道她內(nèi)心的矛盾與痛苦!每個女孩子都渴望家庭的庇護,但三毛顯然無法從家庭得到她渴望的愛和安全感,于是她只有不停地出逃流浪,并用浪漫、幽默、輕松、積極的文字掩飾她的窘迫和無奈!她的倔強和要強成就了她,使她成為了享譽華人文壇的文學巨匠;但也毀掉了她,人們只看到了她在文學上的巨大成功,卻忽視了她內(nèi)心的破碎和凌亂!瓊瑤的家庭和動蕩的童年經(jīng)歷類似于三毛,但瓊瑤把自己的絕望付諸了行動,多次自殺未遂,看似凄慘,卻引起了家庭的關注和重視,于是她得到了一些理解和幫助,有了一定的心理支持,瓊瑤還通過文字發(fā)泄其內(nèi)心的壓抑和苦悶,賺足了讀者的眼淚,也宣泄了她的負面情緒,于是她活了下來!而三毛一直堅強地支撐著她那支離破碎的內(nèi)心和身體,并掩飾著自己的不堪,盡量把陽光、美好的文字奉獻給讀者,并用水滸傳中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好漢鼓勵自己,讓自己盡量不要那么敏感,在撒哈拉沙漠中粗糙地活著,好讓黃沙掩埋她心底的憂傷。但三毛的心理創(chuàng)傷一直在那里,一觸即發(fā),一發(fā)便不可收拾,最終在她48歲那年,她終于自殺了。三毛相信人是有肉身和靈魂的區(qū)別的,哪怕肉身死去,靈魂依然在,盼著她的香魂能夠得到安寧,下一世,找到她喜愛的活法,并好好地一直一直活下去。
聲音0評價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