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的跨領(lǐng)域性與明清通俗文化 衛(wèi)易萱
《封神演義》(俗稱《封神榜》,又名《商周列國全傳》《武王伐紂外史》《封神傳》等)是明代許仲琳(有爭議)創(chuàng)作的長篇小說 [1] ,約成書于隆慶、萬歷年間。 [2]
《封神演義》全書一百回,寫的是武王伐紂的故事。前三十回著重寫紂王的暴虐,姜子牙歸隱,文王訪賢,得姜子牙之輔佐,武王才完成討伐紂王的大業(yè)。后七十回主要寫商、周兩國的戰(zhàn)爭,并且摻雜有宗教的斗爭,闡教幫助周,截教幫助商,各顯道術(shù),互有殺傷,結(jié)果截教失敗,紂王兇而自焚,武王奪取天下,分封列國,姜子牙回國封神,使有功于國的人和鬼各有所歸。[3]
該小說,以歷史觀念、政治觀念作為支撐全書的思想框架,摻雜了很多宏大的想象,表現(xiàn)了作者對于仁君賢主的擁護和贊頌以及對于無道昏君的不滿和反抗。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