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那狐

1516
中世紀的歐洲,出了一部偉大的禽獸史詩,這就是《列那狐》(Reynard the Fox)。我讀了這部書,覺得異常的可愛,故費了一二月的工夫把它介紹給讀者。

關(guān)于《列那狐》,學者間的爭論頗不少,第一是它的作者問題,第二是它的產(chǎn)生地的問題。關(guān)于它的作者,有的主張是由民間傳說發(fā)展而成的,有的主張是“僧侶詩人”們的創(chuàng)作。關(guān)于它的產(chǎn)地,有的主張是德國,有的主張是法國。但不管那許多紛紜莫決的主張,我們現(xiàn)在卻有了一種概念:這部《列那狐》原有一個民間傳說的來源,這來源是在法國。然在十世紀與十一世紀時,經(jīng)了“僧侶詩人”與法國“宮廷詩人”的潤飾,加上了時代的色彩與諷刺的意味。當時宮廷詩人大約必以此詩與那些古代史詩、騎士傳奇,同樣地讀誦于聽者之前,以娛悅他們。到了十二世紀時,有了一種德文本,又有了拉丁文本,變異的同源作品有數(shù)種,后來又有了散文本。到了十八世紀之末,大詩人歌德又著了ReineckeFuchs,在文辭方面,是加上了不少的美漆,然它的原來的樸質(zhì)可愛的風趣,卻喪失了一些。

《列那狐》最可愛最特異的一點,便是善于描寫禽獸的行動及性格,使之如真的一般,還有它引進了許多古代的寓言,如熊被騙,被緊夾在樹縫中;狐低頭看馬蹄,被馬所踢等,而能夠自由地運用,使之十分的生動,也是極可使我們贊美的。

在歌德所述的ReineckeFuchs里,會附有大畫家Kaulbach所繪插圖三十余幅,極為有趣。評論者都謂這給本書以新的生命?,F(xiàn)在把它們轉(zhuǎn)插于本書中。

為取便于中國的兒童計,此書采用“重述”法,但所刪節(jié)的地方并不多見。另一英譯本,刪節(jié)了三分之二,只敘到第十四節(jié)為止。原書的結(jié)局是列那狐終于得釋,這個英譯本,卻不欲使狡者得志,竟把它的結(jié)果改作:列那被處死刑,大快人心了!編譯兒童書而處處要顧全“道德”,是要失掉許多文學的趣味的。

列那狐在家中


全體禽獸的高貴的王——獅子
聲音46評價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