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掃中原的女真——速興驟亡的東北霸主

7248

與華夏民族歷史同樣悠久的肅慎人,在華夏先民不斷地將自己的文明推向一個又一個新高峰的時候,卻在遠離中原的東北群山中,無聲無息地沉寂了兩三千年之久。當他們在東北建立的“海東盛國”渤海國滅亡以后,肅慎人又一次幾乎被歷史所遺忘。但就在契丹帝國如日中天的時候,出自肅慎族系的女真人各部正在默默地走出大山,在松花江流域建立起新的家園。誰也不會想到,這批被視為邊區(qū)夷狄的野蠻人,最后竟成為大遼帝國和北宋王朝的掘墓人。


當我們把歷史的鏡頭由紛繁的古代文明轉向東北這片林海河流交織的土地上時,也許會驚嘆于自然的壯美秀麗。東部廣袤的高山地帶,有綿延千里的長白山、小興安嶺等山脈縱貫南北;西部則有大興安嶺橫亙在東北向西的通道之上。這樣與東南的長白山脈一起,勾勒出東北地區(qū)的輪廓。茫茫林海之間,洶涌的歷史波濤在這里變成山谷間的涓涓細流,沉重的歷史記憶則成為山林中的清風鳥鳴。

在這里,獨特的環(huán)境成為多個古代民族的搖籃,他們在這里從事漁獵畜牧,刀耕火種。在社會規(guī)模發(fā)展到超出當?shù)刈匀毁Y源的承載度時,他們往往會向外遷移,遷移的方向則受到環(huán)境的制約。東南的長白山脈險峻陡峭,不利于古代人們的遷徙。發(fā)源于東南長白山脈與大興安嶺的河流向東傾斜而下,匯成今天的松花江、嫩江、黑龍江、牡丹江等幾大河流,最后都在黑龍江下游匯聚,東流入海。跟隨河流向東延伸的沖積平原像楔子一樣插進了東部的群山之中。大興安嶺經(jīng)過數(shù)萬年的歲月滄桑,其山體大多是緩和的,阻擋不了人群的遷徙與流動。所以群山中的古代民族或通過河流沖積平原,或通過低緩的大興安嶺不斷地向西向南遷徙,參與到中國歷史的洪流之中。



聲音0評價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