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劇 武俊英

23.7萬

獨創(chuàng)俊英腔

武俊英根據(jù)自己的音質(zhì)和音色條件,在練唱中大膽地采用了附加音,即斷音、顫音、滑音、鼻音、具有各種情感色彩的裝飾音和弱音、輕音、氣音、干板清唱和無字吟唱等唱法,這是她的獨創(chuàng)。使自己的唱腔形成一種既激越高亢又委婉纏綿,既有蒲劇傳統(tǒng)韻味,又有時代氣息的新流派,從而贏得了更多的觀眾層,被觀眾親切地稱為“俊英腔” 。

借鑒其他劇種

在戲曲的實踐中,俊英越來越感覺到,一個地方劇種有相對的封閉性,若不改進、兼收并蓄,老在自己陳舊的模式里兜圈,是不會有美好前景的。俊英認為,自己是唱蒲劇的,固然是以蒲為本,蒲腔蒲調(diào)不能丟,但也要吸收一些“外腔外調(diào)”。她縱向繼承了蒲劇旦角名家楊翠花、裴青蓮、朱秀英等人的唱腔技巧,又橫向借鑒了秦腔、越劇、黃梅戲以及歌曲的發(fā)音運腔,極大地豐富了唱腔的內(nèi)涵和表現(xiàn)力。武俊英以蒲劇本韻為基礎(chǔ),兼學京劇唱腔的寬厚嘹亮,豫劇唱腔的婉轉(zhuǎn)悠揚,越劇唱腔的柔曼低回,評劇唱腔的吐字真切,晉劇唱腔的虛聲幽長。

借鑒流行歌曲

俊英仍不滿足,她又進行著大膽的藝術(shù)嘗試,即是從流行歌曲中汲取營養(yǎng)。她認為,蒲劇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爭取年輕觀眾。老年人愛看蒲劇,而青年人喜歡跳舞、看錄像、玩電子游戲之類,若不爭取青年人,蒲劇也將會隨著時間的流逝黯然失色。如何爭取呢?她發(fā)現(xiàn),年輕人有一特點愛聽流行歌曲,若將流行歌中的藝術(shù)精華提取一點,如同打維生素針似的,輸送到蒲劇腔里豈不更好嗎?只是,流行歌曲歸流行歌曲,蒲劇歸蒲?。灰粋€是自由浪漫、隨其自然的歌,一個是有板有眼、蒲味濃濃的戲,二者相差甚遠,哪能合二為一?可是,俊英不服氣,覺得同樣都是“1、2、3、4、5、6、7”幾個音符,這里能用,那里也能用,只要能將它用好!她采用了一個辦法,潛移默化。于是,就唱起流行歌曲來。每天每日地唱,唱得多了,不由地那種美味兒便往蒲腔里滲??∮⒊晒α?!她唱得輕松愉快、悠然自得,妙趣橫生,耐人尋味,就連不愛看戲的年輕人也都被吸著過來。下鄉(xiāng)演出時,有的后生還將她的唱腔比喻成名產(chǎn)名吃中的“油酥餅”!



代表劇目

有《蘇三起解》、《西廂記》、《送女》、《玉嬋淚》等。

聲音0評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