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文鑒賞(五下)

1505
從先秦《詩經(jīng)》里的“呦呦鹿鳴,食野之蘋”,到南北朝時期的民歌“天蒼蒼,野茫茫,風(fēng)吹草低見牛羊”;從唐代李白的五言詩“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到宋代辛棄疾的詞作“多情山鳥不須啼。桃李無言,下自成蹊”;從元代馬致遠“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到明代于謙的詩作“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再到清代趙翼的“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lǐng)風(fēng)騷數(shù)百年”……這些作品無一不彰顯著詩詞的意境之美,蓄積著古人的智慧、抱負和修養(yǎng)。
在過去漫長的歲月里,人們以詩為食糧,以詩明志,以詩會友,以詩傳情……詩帶給我們民族的、個人的,不僅僅是家國與天下的情懷,還有理想和抱負、胸襟和智慧、勇敢和擔當、品格和修養(yǎng),更有溫柔和情意以及對生命的感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