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評彈—珍珠塔·綠秋亭(薛筱卿3回施藏本)

1738

薛筱卿 郭彬卿,三回《綠秋亭》,第三回“干點心千萬要當(dāng)心”是經(jīng)典。

同里古鎮(zhèn)西部為陳府的私家花園,陳家花園是整座陳氏舊宅的精華所在,是典型的江南文人住宅山水園林。整座花園由茹古齋、水流云在軒、曲橋、清遠(yuǎn)堂、碧筠山房、綠秋亭、景明軒、小蘭亭、浮翠坊、池塘、古戲臺、知音齋組成,園內(nèi)亭臺樓閣構(gòu)造精致。

花園內(nèi)小樓名為“菇古齋”,建筑精巧別致,上下四周均有回廊,據(jù)說是清未江南著名畫家陸恢早年習(xí)畫之處。在此憑欄遠(yuǎn)眺,極目四顧,花園內(nèi)倒影如畫、景色旖旎,亭臺樓閣、花草樹木盡收眼底。

菇古齋前碧水之上有一廊橋,如虹飛越水面,名為“水流云在軒”,取杜甫《江亭》“水流心不競,云在意俱遲”之詩意,表達(dá)園主與世無爭、悠閑自在的退隱情懷。

過水流云在軒往前,即為曲橋,是觀賞、投食錦鯉的最佳處所。曲橋北連畫舫,畫舫停于碧波之間,猶如浮在碧綠的翡翠之上,故取名“浮翠舫”,又有聯(lián)云:“十畝蒼煙秋放鶴,一簾涼月夜橫琴”,意頗清妙高遠(yuǎn)。

走過曲橋,來到清遠(yuǎn)堂。清遠(yuǎn)堂憑水而筑,為全園之核心。因四面廊窗、四望皆景,并有回廊相通,又稱四面廳,是園主宴客之處。

由清遠(yuǎn)堂往前,即為綠筠山房。山房修竹擁翠,園主常于此靜讀詩書與古圣賢對話。

綠筠山房西為綠秋亭,當(dāng)年陳翠娥小姐就是在這里,將“珍珠塔”贈與了方卿,同時也付出了自己的一顆芳心。如今徒余空亭,只作觀景與休憩之所,未免有“人去樓空”之慨。

綠秋亭北去有軒臨水而建,與水流云在軒遙相玉立。軒名“景明”,當(dāng)取范仲淹《岳陽樓記》中“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之意。

景明軒前面是假山,它以大自然的真山真水為摹本,以透、漏、皺、瘦的太湖石為材料,堆掇而成園林之巔。小蘭亭俏立山頂,如獨眠云間。身臨此間,假山之崢嶸嶙峋,峰巒之峻峭挺拔,幽谷之深邃曲折,飛瀑流動直下,水聲叮東,涼風(fēng)潛來,使人仿佛置身于名山大川之中,享受自然野趣之真味。

池之北有枇杷園、聞鶴亭、知音齋等景,最妙的是古戲臺,立于小池中,倒是少見。戲臺題額為“承平豫泰”,抱柱聯(lián)為:盛世唱和五韻奏,鈞天雅樂八音諧。其檐楣與藻井的彩繪頗為精美。古戲臺的對面,便是雅韻仙館,可供游人小坐品茗、觀賞戲曲、聆聽評彈雅韻,領(lǐng)略江南風(fēng)情。

陳家花園精致、通透,一草一木都蘊(yùn)含著詩情,一磚一瓦都閃爍著畫意。靜坐園中,閑觀假山臨水聳峙,山澗流水潺潺,長廊蜿蜒通幽,畫舫靜泊柳岸,廊橋飛虹臥波,曲橋臨水鎖瀾,林木蔥蘢秀翠,鮮花四季爭艷,終繪就一幅“山光水色鏡面”圖,令人心曠神怡。

從花園出“東溪小筑”月洞門,即見東溪。東溪為陳家專用,最北部有個水門,與外河相接。沿東溪向前,即到了北部的陳氏宗祠。

祠堂建筑朝南偏東,是家族舉行祭祀儀式和議事之處。陳列著陳氏家譜、列祖列宗的畫像、傳記,還有陳氏后裔尋根的圖文內(nèi)容。

聲音3評價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