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上鬼狐神怪,讀懂人情世態(tài)!
一部影響馬爾克斯、博爾赫斯、曹雪芹、莫言的文學(xué)經(jīng)典。
歡迎收聽世界短篇小說之王蒲松齡的《聊齋志異》!
郭沫若在蒲松齡故居的“聊齋”正房題寫一幅對聯(lián),是對《聊齋志異》思想藝術(shù)特點的精辟概括:寫鬼寫妖高人一等 刺貪刺虐入骨三分 “刺貪刺虐”,是揭露社會黑暗、鞭撻貪官污吏,“入骨三分”是反映現(xiàn)實的深度,“寫鬼寫妖”是手段。它是中國古代短篇小說藝術(shù)高峰之作,在人文關(guān)懷、藝術(shù)手法上,絲毫不遜于19世紀世界三大短篇小說藝術(shù)大師(俄國契訶夫、法國莫泊桑、美國歐· 亨利)故有“世界短篇小說之王”的雅稱。譯成20幾種文字在全世界廣泛流傳,就連諾獎得主馬爾克斯、莫言都是蒲松齡忠實模仿者。
【作者簡介】
蒲松齡(1640—1715)17世紀短篇小說巨匠,19歲中秀才,后用30年時間想沖開“舉人”之門,邁入仕途,卻屢戰(zhàn)屢敗、屢敗屢戰(zhàn),到71歲,才得個舉人副榜的歲貢生。家境貧寒,長期擔(dān)任士紳家的家庭教師,在有萬卷樓的西鋪畢家坐館30年。從20幾歲開始寫《聊齋志異》,30歲初步成書并寫了《聊齋自志》,此后40年不斷撰寫新篇章,終寫成這部近500篇的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