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邊關四千年 | 中國萬里長城的歷史

8056
6元開會員,免費聽
購買?|?0.20 喜點/集

長城,是地球上最壯觀、最綿長的文化遺產(chǎn)。

長城與長江、黃河并列,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征。



距今約1萬年前起

定居的農(nóng)耕族群

逐漸在中國南北方擴張

但在北方草原地帶,農(nóng)作物難以生長

近3000年前

伴隨著對動物的馴化

人們開始馴養(yǎng)牛羊,逐水草而居

一種與農(nóng)耕迥異的游牧族群誕生了

中國大地上

自此出現(xiàn)了農(nóng)耕與游牧的分野

也開啟了兩大族群長達2000多年的對抗

或是游牧民族驅(qū)馬南下、叩關搶掠

或是農(nóng)耕王朝越線反擊、直搗王庭


在距今2000余年的戰(zhàn)國時期

互相攻伐的諸侯國

在彼此的邊界上

修筑連綿的墻體,是為邊墻

并附有關隘、亭障等設施

以防備敵國突襲

很快

更靠北的諸侯國

也將這種防御體系應用于對游牧族群的防御

這便是后世所稱的長城


《烽火邊關四千年》縱觀大同史前與史后文明,大同經(jīng)歷了滄桑的歷史過程,因特殊的地理環(huán)境與氣候條件,民族紛爭激烈,戰(zhàn)爭頻仍,并以和平輪回交替。為追求長時期的和平與祈盼美好的生活,緩解民族矛盾,修筑長城便成為民族共同的光榮與夢想,大同人世代參與修筑長城這項偉大的歷史工程,將自己置身于長城的保佑之下。長城以及通過長城的觸發(fā)、衍生,孕育產(chǎn)生了具有特殊意義的邊塞文化,從中包含歷史軍事文化、邊塞貿(mào)易文化、民族交融文化、民俗風情文化,組成了長城文化的主體,亦是大同歷史文化的主體,以此促進了華夏兒女強盛的繁衍生息與發(fā)展,推動了中華民族版圖的延伸與擴大。中國長城集華夏文明之萃,長城為大同鋪成了厚重而豐富的文化積淀,大同歷史與大同長城相輔相成。




長城,它無視山川險阻,無視海拔高差,橫穿戈壁、翻越千峰,它跨越萬里山川,成為一條長達21196.18千米,相當于赤道周長一半的長龍,一條古代文明史上再沒有可以與之比肩的長龍,更是全球史上規(guī)模最為宏巨的人類作品。




聲音0評價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