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谷(約851年-約910年),字守愚,世稱“鄭都官”,又以《鷓鴣詩》得名,人稱鄭鷓鴣。袁州宜春(今屬江西)人,中國唐代詩人。[2]鄭谷幼時隨父居長安,以聰穎而聞知。后及冠時,應(yīng)進(jìn)士舉,屢次落第。廣明元年(880年),鄭谷避黃巢兵亂入蜀,羈游巴蜀荊楚間。光啟三年(887年),登進(jìn)士第,昭宗景福二年(893年),授京兆鄠縣尉。次年,兼攝府署,遷右拾遺,擢補闕。乾寧三年(895年),昭宗幸華州,谷奔行在。次年,拜都官郎中。后自編歌詩3卷,以寓居云臺道舍。天復(fù)二年(902年),隨駕鳳翔。后歸隱于宜春仰山書堂。[2]鄭谷以詩受知于馬戴、李頻、薛能諸詩人。又與許棠、張喬、溫憲等人唱酬,齊名當(dāng)時,號“咸通十哲”。其詩筆調(diào)清新,思致宛轉(zhuǎn),時有警句。著有《席上貽歌者》《越鳥》《鷺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