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20世紀是愛因斯坦的世紀,那21世紀,無疑屬于霍金。
雖然大家都是通過上個世紀末的那本《時間簡史》而熟知霍金,但他真正活躍在公眾視野中,主要還是最近這十多年。
2018年3月14日,當全世界都將注意力集中在霍金去世的消息中時,大部分人不太清楚的是,兩個月之后,他生前投遞的最后一篇論文悄悄發(fā)表在了《高能物理學》上。
事實上,去世前10天,霍金都還在修改這篇論文,該文也因此被視為“霍金的最后遺產(chǎn)”,被不少人頗具神秘感地總結為“霍金預言了世界末日”。
但從霍金自己的視角來看,他之所以在臨終前都如此看重這篇論文,是因為他想在上一次親手改變我們看待宇宙的方式之后,第二次扭轉(zhuǎn)人類對宇宙的看法。
霍金提出了一種全新的自上而下宇宙學,認為多元宇宙并沒有那么多,宇宙的演化在整體上是平滑而有限的。
出于身體原因,與晚年的眾多作品一樣,這篇論文也是霍金與他人合作完成,這次,他選擇的是弟子兼同事,比利時魯汶大學教授、引力波中心主任、物理學家托馬斯·赫托格。
為了完成霍金的囑托,老師去世之后的這5年里,托馬斯·赫托格一直都在進一步豐富、完善論文中的理論,寫成了這本《時間起源:史蒂芬·霍金最后的理論》。
這本書的出版極受全球科學界的重視,今年4月,英文版剛剛面世時,書評就登上頂級學術期刊《自然》雜志,知識含金量可見一斑。
距離霍金出版《時間簡史》已經(jīng)過去了35年,這部暢銷全世界的科普著作,打開了很多人了解黑洞、宇宙或是量子力學的大門。
但是史蒂芬·霍金本人說,他改主意了,《時間簡史》錯了!
霍金在他人生的最后20年究竟發(fā)現(xiàn)了什么?在他最后的理論中,霍金提出了一種全新的自上而下宇宙學,顛覆了他自己在《時間簡史》中的觀點,而這也將帶來一種全新的宇宙學哲學。
簡單來說,他讓上帝失去容身之地,讓人成為“人”自己。
《時間起源:史蒂芬·霍金最后的理論》托馬斯·赫托格
1105
- 476月前
- 206月前
- 386月前
- 396月前
- 426月前
- 436月前
- 476月前
- 516月前
- 306月前
- 396月前
- 536月前
- 466月前
- 306月前
- 646月前
- 666月前
- 656月前
- 426月前
- 386月前
- 396月前
- 406月前
- 586月前
- 576月前
- 646月前
- 476月前
專輯主播
簡介:人只不過是一根葦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用不著整個宇宙都拿起武器來才能毀滅;一口氣、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然而,縱使宇宙毀滅了他,人卻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東西更高貴得多;因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對他所具有的優(yōu)勢,而宇宙對此卻是一無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