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畢業(yè)的時候,是1997年的夏天,和之后每一次畢業(yè)一樣,炎熱而干燥。”
從那個時候開始,關于一切痛苦和歡愉,我都準備好了。
90年代末的東北小城,那個外面一切都在激變的夏天,對于十三四歲的少年來說卻是一首悠長的朦朧詩。故事的主角是108中校園里的一群初中生,小說通過少年李默“我”的講述視角,敘寫了七個凌厲的少年成長故事,如同奈保爾的《米格爾街》,這些人物相互獨立又命運交織,有著互文性,勾連起“我”的成長軌跡??茖W怪人劉一達、天才少年霍家麟、古怪早熟的迷人女孩安娜,永遠穿白襯衫的艾小男……一生自我意識的覺醒時刻,來自成人世界的權力之手也在撥弄著這群少年:被監(jiān)控的教室、枯燥無味的書本、充滿戾氣而勢利的老師。面對與外部世界的第一次沖撞,有人激烈反抗,有人隕滅、失去蹤跡,更多的孩子變得沉默寡言。《聾啞時代》勾勒出80一代的精神成長史。大雪覆蓋的工業(yè)城市,下崗潮中陷入困境的家庭,在少年們的內心世界投射揮之不去的影子,校園生活也始終有一層壓抑暗沉的時代底色。
《聾啞時代》是小說家雙雪濤的自愈之作,如同把往事說進樹洞,泥巴封好,日后好好珍存。不同于《平原上的摩西》的鋒利冷硬,他用溫柔的筆調、元氣飽滿真摯的漢語、愛與溫存的目光,打量少年時代的夢和傷痕,為和自己一樣活過的人們做傳,把聾啞時代失聲者的故事講出來。這部長篇小說寫于28歲,那時他過著白天在銀行上班,晚上回家寫作的雙面人生,“寫完那天,已經是夏天了。我知道自己再也寫不了這樣的東西,可能我成了另一個人吧,從那時開始,我就要作為另一個人活著?!?/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