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 康德:一場偉大的"哥白尼式的革命"

2017-04-03 17:07:5112:28 5.4萬
聲音簡介

100天打卡?聽完本期節(jié)目,請在下方留下心得或打卡,堅持100天后就有變化!

進階第2季 ·人詩意地棲居(點擊收聽)

本期要點?

1、面臨傳統(tǒng)的形而上學危機,康德發(fā)動一場“哥白尼式的革命”。

2、哥白尼式的革命,是理解康德哲學的總?cè)肟凇?/p>

3、原理。

4、舉兩個例子。

5、出現(xiàn)兩個世界。

6、康德脈絡梳理。


?一場偉大的“哥白尼式的革命”?


什么是“哥白尼式的革命”呢?


哥白尼在歷史上最大的貢獻是提出了日心說。我們知道,當時地心說是占據(jù)著統(tǒng)治地位的,每個人都會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陽是圍繞著地球轉(zhuǎn)的。但哥白尼一反常態(tài),提出了日心說,地球圍繞著太陽轉(zhuǎn)。這就是一個具有顛覆性的觀點。


哲學史上,也有這么一場顛覆傳統(tǒng)認識方式的認識論的革命,康德正是這場革命的發(fā)動者。


先從當時的時代背景開始講起。從公元17世紀開始,理性主義登上歷史的舞臺,相繼出現(xiàn)了經(jīng)驗論和唯理論,這兩大派別的哲學家都以探尋真理性的知識為目的,只是各自的方法不同。雙方各執(zhí)一詞,最后走向了一個死胡同,兩者都沒有獲得最終的真理性的知識。我們知道,真理性的知識是既具有普遍必然性也具有經(jīng)驗內(nèi)容的知識,這兩個派別都無法達到。


問題到底出現(xiàn)在哪里?這背后是不是有一個更為根本的問題沒有找到?康德思索著,他逐漸發(fā)現(xiàn),這所有的探討都是在一個傳統(tǒng)的認識模式下進行的,什么模式?知識要符合對象,也就是說主體要符合客體。無論是經(jīng)驗論還是唯理論,都是先承認了一個客觀的實在,在這個基礎上再去探究這個客觀實在背后的規(guī)律、本質(zhì)等這些知識問題??腕w是客觀存在的,所有的知識都要去符合客觀存在,主體努力找尋客觀存在背后的真理。


比如唯物主義,先承認物質(zhì)再有意識,思想的意識是對物質(zhì)的一種反映。這種反映論,就是傳統(tǒng)的思維方式。但康德覺得,按照傳統(tǒng)的這一套思維不行,解決不了問題,不然為什么唯理論和經(jīng)驗論都走向死胡同了?這是無解的難題。


康德突發(fā)奇想,他覺得以往都是主體對客體的符合,知識對對象的符合,那為什么不能顛倒過來?主體可以在先,客體符合主體,但不是簡單的顛倒,而是說客體要符合主體的認識形式,這樣是不是就可以解決科學知識的普遍性和必然性的問題?于是,康德就提出了這么一個假說。


這里我們再好好理解一下客體符合主體的認識形式的問題。


人這個主體,是不是有一些先天的認識形式呢?這個認識形式是不依賴于客觀經(jīng)驗內(nèi)容的,也就是先天存在的一種形式。而知識,就是客體符合了人的主體的認識形式后形成的。就好比說,人的思維里先天就有一個模子,這個模子只是一個空殼,就像模具一般,里面有凹陷的各種形狀,但沒有東西。而關于客觀物體的知識,就是按照人思維里的這些模子填補出來的結(jié)果。


再舉一個例子,把人的認識形式可以看作是我們頭腦中的一面認識之網(wǎng)。我們用這個認識之網(wǎng)去捕捉對象提供給我們的經(jīng)驗材料。這個網(wǎng)有一個過濾的作用,最后通過這面認識之網(wǎng),留在這面網(wǎng)上面的東西才是知識。要經(jīng)過這面網(wǎng),要經(jīng)過人的認識形式后才能形成知識。


換句話說,知識的形成必須要借助人的認識形式才能完成。這就不同于以往傳統(tǒng)的知識符合對象的觀點了,以往都是人被動地去接受知識,或者知識是客觀存在的,人只需要去發(fā)現(xiàn)就好。但康德就顛倒過來了,人是有著一些先天的認識形式的,客觀對象符合人的認識形式后才能形成知識。這樣就強調(diào)了人的認識形式的能動性。


那么人這個主體,有哪些先天的認識形式?這是我們后面要詳細介紹的,比如人的感性的純形式是時間和空間,人的知性的純形式是范疇。人的這些先天的認識形式是邏輯上在先的,只有在這些形式的基礎上,人才能認識到客觀的事物,比如人認識世界無論如何都逃脫不了時間和空間的約束,你能說游離于時間和空間外去認識這個世界嗎?不能。這塊兒我們后面再解釋。


為什么康德如此偉大呢?正是因為他顛覆了前人的思考模式,提出了一種嶄新的思維方式,并且能很好地自圓其說論證出來。正如哥白尼完成從“地心說”到“日心說”的轉(zhuǎn)變一樣,康德完成的哲學上的革命,這是認識方法的轉(zhuǎn)變,同時也是世界觀的轉(zhuǎn)變。


那么,康德通過“哥白尼式的革命”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就是知識要通過人的認識形式才能被認識到,知識的形成是客體對人的先天認識形式的符合過程。


那這就會出現(xiàn)這么一個情況:有一部分知識我們是可以通過認識形式認識到的,那是不是還有一部分知識沒辦法通過主體的認識形式被認識到?也就是說還有一部分領域是未經(jīng)過認識形式限制而形成的?


還是借助認識之網(wǎng)來理解。有一部分知識,我們可以通過這面認識之網(wǎng)捕捉到,經(jīng)過這面網(wǎng)的時候,通過過濾的作用,這個過濾其實就是對知識的一種限制,留在這面網(wǎng)上面的東西才是知識。那是不是還有一部分知識,是通過這面網(wǎng)的縫隙溜走了,沒有留在這面網(wǎng)上面?這部分內(nèi)容是不受認識形式限制的。有沒有這部分領域呢?


康德認為,是有的!


于是,從人的主體性這個角度來說,世界被劃分為兩個世界。當然這個前提是從人的主體性來說,從人的認識角度來說的,因為本來就是一個世界,只不過從人自身來說,是有兩個世界的。


被認識之網(wǎng)過濾后留在網(wǎng)面上的是現(xiàn)象界。而被認識之網(wǎng)過濾后飄走的那部分就是自在之物了。


現(xiàn)象界,是我們能直接感知到的,是一個可以被認識的領域;自在之物,是我們無法感知到的,是一個不可知的領域。經(jīng)過我們認識的形式認識到的事物是現(xiàn)象界,但現(xiàn)象背后是什么,這個領域是存在的,但我們無法認識,不可知。


所以,康德在知識的范圍上面是劃了一個界,有一部分知識是可以認識的,有一部分領域是無法認識的。

用戶評論

表情0/300

梵音閣

醍醐灌頂啊

leeanshi

能不能這么說,先有外在客觀存在,然后以人的認知形式加以認知,那么這二者就能相結(jié)合了

AI小助理?回復?@leeanshi

欸嘿,小助理這就贊同你的說法!外在客觀存在和人的認知相結(jié)合,正是事物本質(zhì)哦。

leeanshi

人作為客觀世界的組成部分,人的主觀認知一定是符合客觀存在的,怎么可能倒過來,康德為了解決問題而有意識的將二者倒置,本身是否就不符合客觀存在的真理呢 ……

笑煮_6s

聽的過癮,眼睛大開!

澤弦ak

人只能認識人生存那部分的過濾網(wǎng)

猜你喜歡
康德傳

本書結(jié)合時代背景介紹康德的生平和思想,文筆生動,材料豐富。

by:pioneer2017

康德傳

本書是現(xiàn)已出版的最權(quán)威的康德傳記。作者在序言中為本書確定了目標:“我不想寫一部只給學者們看的書,而是想要使這位偉大的哲學家作為一個人和思想者在我的同時代人眼前活...

by:石渠閣

《康德哲學總論》康德哲學總結(jié)

伊曼努爾·康德,著名德意志哲學家,德國古典哲學創(chuàng)始人,啟蒙運動時期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生于東普魯士哥尼斯堡(今俄羅斯加里寧格勒)。哥尼斯堡大學畢業(yè)。1755年起...

by:今夕夜雨

康德學述

鄭昕是中國第一代研究康德哲學的著名學者,許多前代和當代康德學者都是鄭昕的徒子徒孫!所以這本康德學述是研究康德哲學的中國源頭,而這本這么重要的學術(shù)專著喜馬拉雅盡然...

by:雨雪江鳥

康德哲學

伊曼努爾·康德,著名德意志哲學家,德國古典哲學創(chuàng)始人,啟蒙運動時期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免費獲取全套的視頻版課程等學習資源,請關注公Z號:南方囡。生于東普魯士哥尼...

by:大腦改造計劃

康德的世界

本書講述了單身男子康德的故事,同時描繪了一個時代的開啟所帶來的震撼。這位一生都在普魯士偏居一隅、過著離群索居生活的男子,以巨大的魄力把他的時代提拔到人類文明的層...

by:SS貓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