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素:為何要贊美閑暇?

2024-06-05 19:39:0128:35 86
所屬專輯:鯨快訊
聲音簡介

哲學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伯特蘭·羅素曾集中談論過他的看法。20世紀30年代,羅素曾為此專門寫作了隨筆文章。文中,他強烈反對現(xiàn)代社會中人們承擔的超負荷工作,且堅持認為幸福生活無法通過更努力地工作實現(xiàn)?!耙粋€人如果沒有充分的閑暇,便會同生活中許多最好的東西失之交臂?!睍r隔多年回看,這些思考或許可以為我們重新看待工作本身提供新的啟發(fā)。下文經(jīng)出版社授權,摘編自《贊美閑散》中的第一篇,較原文有小幅刪減,小標題為編者所加,非原文所有。

同我這代大多數(shù)人一樣,我也是聽著“撒旦差閑漢,欲把壞事干”這樣的諺語長大的。

作為品行端正的好孩子,我對這類教誨深信不疑,并以此約束自我,努力工作至今。不過,雖然這種道德標準一直左右著我的行動,我的觀點卻已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我看來,當今世界,人們已經(jīng)工作得過于辛苦,勞動即美德的信念已經(jīng)對社會造成了巨大危害。現(xiàn)代工業(yè)化國家需要弘揚與此前截然不同的新理念。

大家都聽說過那不勒斯旅行者的故事:旅行者看到十二個乞丐躺在地上曬太陽,說會賞給最懶的那個一里拉。十一個乞丐都跳起來說該給自己,于是旅行者將錢給了第十二個乞丐。顯然,旅行者做出了正確的選擇。不過,對于享受不到地中海陽光的國家來說,想要真正做到閑散可謂難上加難,需要大規(guī)模的公共宣傳加以引導。我希望,基督教青年會的領袖們讀過下面的文字,能夠發(fā)起一場運動,鼓勵優(yōu)秀的年輕人學會閑散,如此我便也沒有白活于世。

我要鄭重聲明的是,將工作視為美德的信念,已經(jīng)對現(xiàn)代社會造成了不可忽視的破壞。想要走上繁榮幸福之路,必須有計劃地縮減工作。

工作的起源

首先,什么是工作?工作有兩種:要么是改變地面或其附近兩個物體間的相對位置,要么就是吩咐別人去做。第一種工作辛苦且報酬微??;第二種工作舒適且報酬豐厚。第二種工作的范圍可以無限擴展:既包括發(fā)號施令的人,也包括為發(fā)出何種號令出謀劃策的人。通常,兩個有組織的團體會同時提出對立的意見,這就是所謂的政治。這類工作需要的不是有關建議本身的淵博知識,而是如何通過演講和文字去說服別人,即營銷的藝術。

在歐洲還存在第三類人,他們比從事以上兩種工作的人更受尊敬。這類人憑借土地所有權收取租金,這樣其他人才擁有生存和工作的資格。這些土地所有者無所事事,似乎應該贏得贊美。不幸的是,他們的游手好閑建立在他人的辛勞之上。事實上,站在歷史的角度看,正是他們好吃懶做的欲望,促成了人類辛勤工作的信念。他們最不希望看到的情景,就是別人都以他們?yōu)榘駱印?/p>

從文明之初到工業(yè)革命前,一個人的辛勞所得,通常只夠勉強維持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所需,即便妻子同他一樣賣力工作,即便孩子稍大一點也會加入勞動?;舅柚獾纳倭坑鄾]有給到生產(chǎn)者,而是被武士和神職人員霸占了。遇上饑荒,明明沒有任何盈余,武士和神職人員卻依舊像平日一樣索取,以致無數(shù)勞動者貧困交加而死。這一制度在俄國一直延續(xù)到 1917 年,許多東方國家至今仍在沿用。英國雖然已經(jīng)爆發(fā)了工業(yè)革命,但拿破侖戰(zhàn)爭時期這種制度依舊盛行,直到一百年前新的工廠主階級掌權才畫上句號。在美國,這種制度在獨立戰(zhàn)爭后便結束了,但南方除外,在那里,這種制度一直持續(xù)到南北戰(zhàn)爭。

一個如此曠日持久又剛剛終結的制度,自然會對人的思想觀念產(chǎn)生巨大影響,那些理所當然想要工作的愿望,大都源于這一制度,但工業(yè)社會前的制度已經(jīng)不適合現(xiàn)代社會了。現(xiàn)代科技使一定限度內(nèi)的閑暇成為可能。它不再只屬于少數(shù)特權階級,而是一種可以在整個社會進行平均分配的權利。拼命工作是奴隸的道德,現(xiàn)代社會不需要奴隸制。

很明顯,在發(fā)展水平落后的社會,農(nóng)民如果有選擇權,便不可能將微薄的物質(zhì)盈余拱手交給武士和神職人員,而只會減少生產(chǎn)或消耗更多。起初,他們只是單純地被強迫勞動并上交盈余,但漸漸地,有人發(fā)現(xiàn),可以誘導他們中的多數(shù)人接受一種道德觀,這種觀念會讓他們認為拼命勞動是一種義務,即便生產(chǎn)所得的一部分是為了讓其他人閑著。這種方式可以減少此前勞動中的強迫成分,管理成本也會隨之降低。

時至今日,如果有人提出國王的收入不應高于普通勞動者,相信百分之九十的英國工薪階層依舊會感到難以置信。從歷史的角度看,“義務”這一概念向來都是權力階層誘導他人為主人而非自己謀利的手段。當然,對此權力階層自己也不愿意承認,他們更愿意相信,他們的利益同人類的整體利益一致。

在某些情況下,這種說法確有其合理性,比如,雅典奴隸主利用一部分閑暇時光,為人類文明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這在絕對公正的經(jīng)濟體制下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閑暇是文明的必要條件。在過去,只有通過多數(shù)人的辛勞,少數(shù)人才能獲得閑暇,但多數(shù)人的辛勞之所以有價值,并不是因為勞動是好事,而是因為閑暇是好事。隨著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在不損害文明進程的前提下,公正地分配閑暇已成為可能。

在現(xiàn)代科技的幫助下,滿足所有人基本生活需要的勞動量,是可能得到大規(guī)模縮減的,大戰(zhàn)就是很好的證明。當時,軍隊里的男人、參與軍需生產(chǎn)的民眾,還有從事間諜活動、戰(zhàn)爭宣傳以及在戰(zhàn)爭相關政府部門工作的男男女女,都是從原本的生產(chǎn)崗位抽調(diào)來的。盡管如此,協(xié)約國非熟練勞動力的整體物質(zhì)生活水平卻高于戰(zhàn)前和戰(zhàn)后。

不過,這一事實的重要性被當時的財政狀況掩蓋了:借貸令民眾誤以為他們正在用未來養(yǎng)活現(xiàn)在,但這顯然是不可能的,畫餅并不能充饑。大戰(zhàn)充分證明了,通過對生產(chǎn)進行科學管理,現(xiàn)代社會只需一小部分勞動力,便可以令全體民眾過上相對舒適的生活。如果大戰(zhàn)結束時,那些原本為抽調(diào)民眾參戰(zhàn)或從事軍需生產(chǎn)而創(chuàng)建的科學管理方法能夠延續(xù)下去,并由此將工作時間縮短至四小時,一切都會好起來。但事實是,舊制度卷土重來,受雇的勞動者要被迫工作更長時間,而其他人則淪為忍饑挨餓的失業(yè)者。為什么會這樣?因為工作是一種義務,一個人能拿多少工資,依據(jù)的不是他生產(chǎn)出來的東西,而是其表現(xiàn)出來的勤勞美德。

工作是義務,

但也僅限于平衡食宿消耗

這便是奴隸制國家倡導的道德,可當今世界的外部環(huán)境已經(jīng)同奴隸制時期截然不同,難怪這種道德會引發(fā)災難性的后果。

我們來舉個例子。假設一定數(shù)量的人在某個特定時期從事別針生產(chǎn)。他們每天工作八小時,生產(chǎn)的別針剛好能滿足社會需求。這時,有人發(fā)明了一項新技術,同樣數(shù)量的人生產(chǎn)出的別針由此翻了一倍,但世界消耗不掉這么多別針:別針已經(jīng)很便宜了,再降價也不可能賣出更多。在一個理性支配的世界,所有參與別針生產(chǎn)的人會將工作時間由此前的八小時縮短為四小時,這樣一切便可以保持正常的運轉(zhuǎn)。但在現(xiàn)實世界,人們卻認為這是意志消沉的體現(xiàn),于是繼續(xù)推行八小時工作制,導致別針生產(chǎn)過量,一些雇主走向破產(chǎn),一半?yún)⑴c別針生產(chǎn)的人迎來失業(yè)。從最終結果看,社會整體的空閑時間同四小時工作制一樣,只不過現(xiàn)在一半人無事可做,另一半人勞動過量,不可避免的閑暇淪為普遍苦難,而非普遍幸福來源,還有什么比這更瘋狂的嗎?

窮人應當擁有閑暇的觀點一直令富人感到不可思議。19 世紀初期的英國,成年人每天工作十五小時是正?,F(xiàn)象。兒童有時也要工作這么久,至少每天十二小時是常態(tài)。如果有愛管閑事的人提出,他們的工作時間太長,人們便會反駁說,工作使得成年人免于酗酒,兒童無暇搗亂。記得在我小時候,工人剛剛獲得投票權后不久,法律賦予了他們一定的公共假期,上流社會對此極為不滿。我記得當時一位老公爵夫人說:“窮人要假期干什么?他們就該工作?!爆F(xiàn)在的人自然不會說得如此直白,但這種觀念依舊存在,而且是造成眾多經(jīng)濟亂象的原因。

現(xiàn)在,讓我們拋開迷信,坦誠地討論一下工作的道德。人要生存,就必須消耗一定數(shù)量的人類勞動成果?;蛟S我們可以假設,勞動總體來說不令人愉悅,那么,一個人的消耗超出產(chǎn)出便是不公正的。當然,他的貢獻也可以是某種服務而非商品,比如他是醫(yī)護人員,但無論如何人都要做出一定貢獻,用以平衡自己的食宿消耗。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工作的確是每個人的義務,但義務也就僅限于這個程度了。

事實上,在現(xiàn)代社會,許多人甚至連這種最低程度的勞動都無須履行,比如繼承大量財富或嫁入豪門的人,對此我不打算詳談。我不認為一些人能夠游手好閑的事實,對社會的危害能同讓勞動者不是過度工作就是忍饑挨餓相提并論。

假設社會采用某種適度、理性的管理模式,普通勞動者每天工作四小時,便可以生產(chǎn)足夠多的社會所需,還不會造成其他人失業(yè)。這個觀點令富人大為震驚,因為他們確信,窮人不知道如何打發(fā)這么多空閑時間。在美國,即便是富人也常要加班加點地工作,因此,聽到有人主張賦予勞動者更多的閑暇,這些人自然會感到憤慨,除非是將閑暇當作對失業(yè)者的嚴厲懲罰。事實上,他們也看不慣自己的兒子閑著。不過,奇怪的是,他們雖然希望兒子拼命工作到?jīng)]有時間去做文明人,卻又一點都不介意妻女無所事事。在貴族社會,對悠閑自得近乎勢利的羨慕,男女都會有,而在財閥政治的社會卻只限女性,但這并不表明如今的現(xiàn)象更符合邏輯。

生活的樂趣,

只能在閑暇之際獲得

必須承認,合理利用閑暇是文明和教育的成果。一個終其一生都在勞碌的人,突然清閑下來會覺得無聊。可是,一個人如果沒有充分的閑暇,便會同生活中許多最好的東西失之交臂。如今已經(jīng)沒有任何理由剝奪大多數(shù)人享受閑暇的權利,只有替別人受苦的愚蠢的禁欲主義在讓人們堅持過度工作,雖然當初工作的需求早已不復存在。

在支配俄國統(tǒng)治的新信條中,雖然很多都與西方傳統(tǒng)教義大相徑庭,但一些觀念還是堅固如初。統(tǒng)治階級,特別是那些負責教育宣傳的人,只要提到勞動的尊嚴,就和世上其他那些宣揚“誠實的窮人”的統(tǒng)治階級如出一轍。勤勞、節(jié)制、為長遠利益努力工作,甚至是服從權威,所有這些信條再次浮出水面。

俄國無產(chǎn)階級的勝利與一些國家女權主義者的勝利有一些共通之處。長久以來,男人都承認女性圣潔的高貴,通過強調(diào)圣潔比權力更重要,來掩飾女性地位的低下。女權主義者最終認定,她們既要圣潔也要權力,因為她們中的領袖人物愿意相信男性對女性美德的吹捧,卻不接受男人所說的政治權力無用論。在俄國,體力勞動者的經(jīng)歷也差不多。很長一段時間,富人和他們的奉承者都在大書特書“誠實勞動”的概念,贊美簡單質(zhì)樸的生活,宣揚窮人比富人更可能上天堂,試圖讓勞苦大眾相信,改變物體在空間中的位置這類工作尤為高尚,就像男人試圖讓女人相信她們從性奴役中獲得了某種特殊的高貴。在俄國,一切對體力勞動的贊美都備受重視,以至于體力勞動者比其他任何人都更受尊重。不過,從本質(zhì)上說,呼吁恢復這一信條的目的和此前不同:它是為了讓能超額完成生產(chǎn)任務的工人投身于某些特殊任務。勞動者被塑造成年輕人的理想,也是一切道德教育的根基。

從目前來看,這種做法可能確有可取之處。一個自然資源豐饒又不太可能依賴信貸的大國迫切需要發(fā)展,在這種情況下,努力工作必不可少,甚至可能會帶來巨大回報??墒牵绻鐣l(fā)展到人們無須長久勞作便可以獲得舒適的生活時,又會發(fā)生什么?

在西方,處理這個問題的方式多種多樣。既然無意實現(xiàn)經(jīng)濟公正,大部分生產(chǎn)總量便落到了小部分人手中,他們中的多數(shù)人都無須從事任何勞動。由于生產(chǎn)過程沒有任何國家統(tǒng)一調(diào)控,一大堆壓根兒就不需要的東西被生產(chǎn)了出來。我們讓相當大比例的勞動人口無所事事,因為我們可以強迫另一部分人超負荷工作。如果這些方法均效果不佳,我們就制造戰(zhàn)爭:像剛剛接觸爆竹的孩子,我們安排一些人生產(chǎn)烈性炸藥,再安排另一些人將其引爆。通過將所有這些手段相結合,我們終于維護住了普通民眾唯有終日辛勞的觀念,雖然這個過程異常艱辛。

在俄國,由于經(jīng)濟相對公正,生產(chǎn)集中管理,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另辟蹊徑。合理的解決辦法是,一旦能滿足所有人的生活所需且讓全民實現(xiàn)基本的舒適,就開始逐步縮減工作時間,并在各個階段召集民眾投票,讓大眾決定是要更多的休息還是更多的商品。不過,既然宣揚了辛勤工作是至高美德,政府便很難致力于打造一個讓人們多休閑少工作的人間天堂。更有可能發(fā)生的是,他們會不斷找到新方法,犧牲當下的閑暇以提升未來的生產(chǎn)。

我最近讀到,俄國工程師提出一個巧妙的方案,通過在喀拉海峽建造堤壩,提升白海與西伯利亞北方海岸的氣溫。這個計劃的確令人敬佩,只不過,北冰洋的冰天雪地雖能彰顯勞動的可貴,卻將無產(chǎn)階級的舒適生活推遲了整整一代人。這類事如果真的發(fā)生了,那只能意味著人們在為了辛勞而辛勞,而非通過辛勞這一手段,去實現(xiàn)不再需要辛勞的生活狀態(tài)。

事實上,改變物體位置的工作雖然對生存來說必不可少,卻絕不是人類生活的目的。如果真是那樣,我們就應該認為筑路工的地位高于莎士比亞。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其實是被兩個因素誤導了:第一便是讓窮人感到滿足的必要性,這讓幾千年來富人一直在宣揚勞動的尊嚴,與此同時又小心翼翼地確保自己處在“不體面”的生活狀態(tài);第二便是機械裝置帶來的新樂趣,讓我們不禁為能在地球上實現(xiàn)如此驚人巧妙的變革感到愉悅。

不過,這兩個動機對實際參與工作的勞動者來說并沒有吸引力。如果你問他們,生活中最美好的是什么,他們不太可能回答:“我熱愛體力勞動,體力勞動讓我覺得我是在完成人類最崇高的使命,我也樂于想象人類能為地球家園帶來的巨大改變。沒錯,我的身體需要定期休息,我也會盡可能滿足它的需求,但要說最開心的,那無疑還是清晨到來,再次回到繁重卻令人無比滿足的勞動中去?!蔽覐奈绰犨^哪個勞動者說過這種話。在他們眼里,工作只是謀生的必要手段,他們享受的無論是何種樂趣,都只能在閑暇之際獲得。

縮減工時之后呢?

有人又要說了,少量閑暇固然令人愉快,但如果一天二十四小時只要工作四小時,人們肯定又不知道該如何打發(fā)時間了。如果說這種觀點在現(xiàn)代社會竟會顯得合情合理,只能說明我們在譴責人類文明。

換作之前的任何歷史時期,這種觀點都不正確。以前人們都知道如何輕松自在地生活,可這種能力卻在某種程度上被效率崇拜抑制了?,F(xiàn)代人覺得做任何事都應當另有目的,卻從未想過做這件事本身便是目的。

比如,嚴肅認真的人一直在批評泡電影院的人,說看電影會誘導年輕人犯罪;可他們又認為從事電影相關的工作令人尊敬,因為那是工作,會帶來金錢上的回報。只有能帶來利潤的活動才值得認可,這種觀念無疑打亂了一切。賣肉的屠夫和提供面包的師傅都值得贊美,因為他們在賺錢,但享受他們提供的美食卻是不務正業(yè),除非吃東西是為了有力氣干活兒。

概括來說,人們認為賺錢是好事,花錢是壞事,這一觀點可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因為它們明明只是構成交易的兩個要素。這就如同在說,鑰匙是好東西鎖孔卻是壞的一樣。勞動產(chǎn)品的價值,只能依據(jù)它們被消耗后產(chǎn)生的價值來衡量。社會中的個人為利潤工作,但其工作的社會目的卻在于消耗他所生產(chǎn)的東西。在這個辛苦勞動只為賺錢的世界上,個人同生產(chǎn)的社會目的的分離,使人們無法清晰地思考。對生產(chǎn)考慮過多,卻很少考慮消費,由此產(chǎn)生的一個結果便是,我們完全無視了享受和簡單的幸福,也不以為消費者帶來多少快樂來評定生產(chǎn)的價值。

建議將工作時間縮短為四小時,并不是說工作以外的時間都必須浪費在純粹的無聊活動上。我只是想說,一個人每天工作四小時,便應該有權獲得生活所需以及基本舒適的生活狀態(tài),其余時間可依照個人喜好隨意支配。對任何社會制度來說,將教育向前推進都至關重要,而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培養(yǎng)人們的品位,讓他們能夠更加明智地利用閑暇。我想說的主要還不是那些所謂的“高雅”愛好。除了偏遠的農(nóng)村,現(xiàn)在其他地方已經(jīng)很難看到鄉(xiāng)村舞蹈了,但當初創(chuàng)造這種舞蹈的沖動,卻一定還保存在人類的天性之中?,F(xiàn)在,都市人的樂趣越來越被動:去影院、看球賽、聽廣播等,因為能讓他們發(fā)揮主動性的精力早已被工作消耗掉了。如果能再多一些閑暇,他們一定會再次主動創(chuàng)造消遣并樂在其中。

在過去,有閑階級只占一小部分,絕大多數(shù)民眾都屬于勞動階級。雖然沒有任何社會公正可言,但有閑階級享受了種種好處,因此必然會成為壓迫者,缺乏同情心,并開始發(fā)明理論來為自己享受到的特權辯護。這些事實令有閑階級的價值大打折扣,但盡管存在這般缺陷,他們卻幾乎貢獻了人類的全部文明。他們培養(yǎng)藝術、發(fā)現(xiàn)科學、著書立說、創(chuàng)造哲學、完善社會關系,甚至連被壓迫者的解放,往往也得益于這些貢獻。離開有閑階級,人類便無法走出野蠻。

可是,不承擔任何義務的世襲有閑階級卻意味著巨大的資源浪費。這個階級的人從未被教導過勤奮,作為整體來看智力水平也相當一般。這個階級或許會貢獻出一個達爾文,但與此同時又造就了數(shù)以萬計的鄉(xiāng)村紳士,除了狩獵和懲罰偷獵者,他們從不去想任何更有意義的事。

尾聲

如今,大學以相對系統(tǒng)的方式,旨在為社會貢獻之前有閑階級出于意外或是作為副產(chǎn)品提供的東西,這無疑是一大進步,但也存在一定的欠缺。大學生活同外界社會是兩個截然不同的環(huán)境,生活在學術環(huán)境中的人,往往不了解普通民眾的關注點和問題。不僅如此,學術界常用的表達方式,還常常令他們的見解無法發(fā)揮出對民眾應有的影響力。另一個缺陷是,大學教育過于按部就班,在意獨創(chuàng)性研究的人可能會舉步維艱。因此,當學術高墻之外的所有人都忙碌到無暇關注任何非功利性事務時,學術機構雖然有用,卻承擔不起守護文明的重任。

在一個沒人會被迫每日工作超過四小時的世界里,每一個對科學懷有好奇心的人都可以沉浸其中;每一個畫家,無論作品好壞,都可以專注于繪畫而不用擔心挨餓;年輕作家無須為吸引眼球去創(chuàng)作粗制濫造的作品,想著先獲取足夠的經(jīng)濟支撐再去創(chuàng)作不朽名篇,畢竟經(jīng)濟獨立后,他們往往也喪失了品位和能力;那些從事具體專業(yè)工作的人,只要對經(jīng)濟或政府事務的某些方面感興趣,就可以投身其中,而不必成為與世隔絕的學者,與世隔絕正是大學的經(jīng)濟學家脫離現(xiàn)實的原因;醫(yī)務人員將會有更多時間去了解醫(yī)學的發(fā)展,教師們也不必氣急敗壞地套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教授學生自己年輕時學到的知識,畢竟隨著時間的推移,那些知識可能已經(jīng)不再正確了。

其中最重要的,便是人們能擁有幸??鞓返纳?,不再被精神緊張、身心疲憊和消化不良困擾。那些必須完成的工作只會令閑暇更顯愉悅,卻不會造成疲憊。休息時間不疲憊,人們便不會只追求被動乏味的娛樂,一百個人中至少會有一個愿將工作之余的時間投入對公共有益的事務,而且,由于不需要以此為生,他們的獨創(chuàng)性也不會受到影響,不必去迎合老學究定下的標準。

不過,閑暇的益處并不局限于這些特殊情況。世間的平凡男女,如果有機會過上幸福生活,必將會更加與人為善,更少迫害和猜忌他人。這種情況下,人們不會再熱衷于戰(zhàn)爭,更何況戰(zhàn)爭還意味著每個人都要工作得更久更辛苦。在所有的道德品質(zhì)中,善良的天性是這個世界最需要的,但善良的天性源自松弛感和安全感,而非艱苦勞碌的人生?,F(xiàn)代生產(chǎn)方式已經(jīng)為人類提供了擁有松弛感和安全感的可能,但我們卻選擇了讓一些人勞碌致死,另一些人忍饑挨餓。迄今為止,我們還保持著機器誕生前的那股忙碌勁兒,這無疑是愚蠢的,但我們沒有理由永遠愚蠢下去。

用戶評論

表情0/300
喵,沒有找到相關結果~
暫時沒有評論,下載喜馬拉雅與主播互動
猜你喜歡
羅素論幸福|伯特蘭?羅素|每日十分鐘羅素帶你找幸福

閱讀這本書,根治日常的不幸福感。伯特蘭?羅素,英國著名的哲學家、數(shù)學家、邏輯學家,涉獵極其廣博,是20世紀西方最有影響力的社會活動家之一,被譽為“世紀的智者”。...

by:奚句

贊美

贊美作者:穆旦走不盡的山巒的起伏,河流和草原,數(shù)不盡的密密的村莊,雞鳴和狗吠,接連在原是荒涼的亞洲的土地上,在野草的茫茫中呼嘯著干燥的風,在低壓的暗云下唱著單調(diào)...

by:西北漢_9M

贊美

贊美是一切溝通的開始,俘獲人心的最有效的方法是不斷的贊美他,以贊美為首要手段,輔以溝通的其他技巧,我們將無往而不勝!

by:Karen寧靜致遠

羅素文摘

伯特蘭·羅素伯特蘭·阿瑟·威廉·羅素(BertrandArthurWilliamRussell,1872年—1970年),英國哲學家、數(shù)學家、邏...

by:東驤老叟

羅素自述

作者簡介伯特蘭·羅素(1872-1970)是英國著名學者、思想家和社會活動家。他在數(shù)學、邏輯、哲學、政治、歷史、倫理、教育等諸多領域均有重大建樹和深遠影響。羅素...

by:cv沈柒柒

羅素自述

伯特蘭.羅素(1872-1970)是英國著名學者、思想家和社會活動家。他在數(shù)學、邏輯、哲學、政治、歷史、倫理、教育等諸多領域均有重大建樹和深遠影響。羅素在自傳的...

by:勇叔法言

閑暇小練

本醬是一個“普通發(fā)不是非常飄損”的人n(*≧▽≦*)n,覺得有時候讀點東西還挺好玩噠,就試試啦,會努力提升的,嗯(..??_??..)(認真臉)。多有不足,還請...

by:雪嵐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