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jīng)》《論語》名家朗誦

1萬

經(jīng)典名家朗讀 準確文本注釋

千古經(jīng)典名著天天讀,塑造經(jīng)典人生境界


老子·道德經(jīng)》原文及註繹劉先銀編註? ?

相傳老子生於中國的春秋戰(zhàn)國初期,是一位大思想家,就連被尊稱至圣先師的孔子向其『問道』之后,都曾感嘆老子的見解高深,云:『朝聞道,夕可死矣』。其住世期間,眼見世間亂象四起烽火連連,雖曾提倡無為而治的學說,但終不得圣主識其無私治世、回歸大道的濟世道法,遂傳下此八十一章道德經(jīng)。讀者叁修此經(jīng)后,相信必能得其般若智慧;看清世間諸法實相,早日體悟大道。

人法不住,能所不生,順道自化,大愿自成,謂之『無為而治』

經(jīng)典名家朗讀 準確文本注釋

千古經(jīng)典名著天天讀,塑造經(jīng)典人生境界

伏羲琴院朗誦課程:道德經(jīng)81篇全集經(jīng)典名家朗讀

劉先銀經(jīng)典點說,從《詩經(jīng)》開始,從《道德經(jīng)》名家經(jīng)典朗誦開始。

文學經(jīng)典,從《詩經(jīng)》開始;經(jīng)典名家朗讀,從《道德經(jīng)》開始。先讀經(jīng)書,再讀史籍,以經(jīng)論史,評論古人史事,就不會與圣賢相悖;研讀史籍,再溫經(jīng)書,以史證經(jīng),讀書目的升華,決不僅為章句之學。

—— 劉先銀經(jīng)典點說 2020 北京




劉先銀用邏輯分析法解析老子《道德經(jīng)》

老子道德經(jīng)原文 譯文 注釋 引語 評析解讀

老子道德經(jīng)(白話文注解)

相傳老子生於中國的春秋戰(zhàn)國初期,是一位大思想家,就連被尊稱至圣先師的孔子向其『問道』之后,都曾感嘆老子的見解高深,云:『朝聞道,夕可死矣』。其住世期間,眼見世間亂象四起烽火連連,雖曾提倡無為而治的學說,但終不得圣主識其無私治世、回歸大道的濟世道法,遂傳下此八十一章道德經(jīng)。讀者叁修此經(jīng)后,相信必能得其般若智慧;看清世間諸法實相,早日體悟大道。

人法不住,能所不生,順道自化,大愿自成,謂之『無為而治』

道德經(jīng)共81章,其中前37章為道經(jīng),講述天道演化過程;后44章為德經(jīng),講述地德的生化過程。其中道經(jīng)和德經(jīng)又可以分別細化分類。

道經(jīng)大綱 前37章(1-37)
開篇五章(1-5)為總綱:講述宇宙自然產(chǎn)生過程(第1章),天然道德產(chǎn)生過程2,社會道德產(chǎn)生過程3,揭示了天然社會道德二者關(guān)系4,提出真正道德--守中5。
下面的四章(6-9)講述了天道根本法則:生6,長7,收8,藏9。
緊跟六章(10-15)著提出了認識論----存在的辯證:無10,有11;認識過程中的產(chǎn)生得失:得12,失13,認識的局限性:辨14,明15。
認識之上就是行動(16-21),而認識和行動有六種對應(yīng)關(guān)系:虛16,實17,真18,假19,逆20,順21。
接下來說明圣人的行動方式,六種道德(22-28):謙讓22,言信23,矜持24,穩(wěn)重26,少言27,守缺28;中間有一章25補充解釋了天地人的演化過程。
做人之后就是講國家大事了(29-33),老子講國事用了很多的篇幅,核心思想是減少軍事行動:少戰(zhàn)29,適止30,哀兵31,攻心32,自勝33。
最后講述最高的處世境界(34-37):無功34,歸心35,極返36,無為37。
德經(jīng)大綱 后44章(38-81)
德經(jīng)開篇為德的總綱(38-39):德38,得39。
其后為反之道:反用40,若反41,反和42,反益43,止反44,反正45,反足46,反成47,反為48,反常49,反生50。
辯證法講完就要講道德生化的關(guān)鍵:生養(yǎng)51,閉守52,正道53,修德54,含德55。
理解的生化之后,還要了解如何抑制矛盾,這就是大同精神:和同56,無事57,無正58,儉嗇59,無傷60,謙下61。
講完了群體道德自然要回歸圣人道德:貴道62,為道63,無執(zhí)64,無智65,善下66,三寶67,不爭68,客守69,無知70,不知71,自知72,不爭73。
接著就是對統(tǒng)治者的要求:無殺74,貴生75,無強76。
最后就是老子對德的作用總結(jié)說明:損補77,強弱78,善與79,無用80,無言81。

劉先銀題寫書名《道德經(jīng)》

聲音0評價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