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印度次大陸 | 赫爾曼·黑塞

4959

內(nèi)容簡介:

由赫爾曼·黑塞所著的《通往印度次大陸》講述了一生欽慕東方文化的赫爾曼·黑塞終于來到了亞洲。熱氣騰騰的東南亞大陸。魚龍混雜的殖民地生活,讓他一次又。一次發(fā)出驚嘆。黑塞敬畏于原始雨林的蒼莽。也對苦力在林中勞動的畫面而感到震撼;他既稱贊了東南亞的華人、印度尼西亞人、馬來人沒有染上西方的現(xiàn)代病,也鄙夷他們對歐洲殖民者拙劣而盲目的模仿。從文獻中汲取的古老哲學與旅行中的見聞?chuàng)诫s在一起,使這些旅行隨筆呈現(xiàn)出一種別樣的風貌重新向世人勾勒出·個黑塞眼中的東方世界。

作者簡介:

赫爾曼·黑塞(1877—1962),出生于德國南部的小鎮(zhèn)卡爾夫,曾就讀墨爾布隆神學校,因神經(jīng)衰弱而輟學。1899年,自費出版了第一部詩集《浪漫主義之歌》,未獲得公眾承認;1904年,以第一部長篇小說《彼得·卡門青特》轟動德國。 后來,他辭去工作,專事寫作,先后完成《在輪下》(1906年)《蓋特露德》(1910年)《羅斯哈爾特》(1914年))等早期重要作品。
1912年,黑塞移居瑞士并在1923年加入瑞士國籍。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之后,黑塞的創(chuàng)作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試圖從宗教、哲學和心理學方面探索人類精神解放的途徑。這時期的主要長篇小說有《德米安》(1919)、《悉達多》(1922)、《荒原狼》(1927)、《納爾齊斯與歌爾德蒙》(1930)和《玻璃球游戲》(1943)等。其中《荒原狼》轟動歐美,被托馬斯·曼譽為德國的《尤利西斯》。1946年,黑塞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目錄 ——

面對非洲
蘇伊士運河之夜
紅海的夜晚
抵達錫蘭
尼科巴群島
船艙之夜
亞洲的夜晚
丑角
橫渡
原始森林中的河
佩萊昂
叢林之夜
佩萊昂
甲板之夜
巨港
絕望
建筑
水上童話
巨港的陵墓
社交所
“馬拉斯”號
馬來群島
觀之趣
新加坡華人的節(jié)日之夜
兜風
新加坡之夢

印度蝴蝶
康提日記
漫步康提
皮杜魯塔拉格勒山
科倫坡城外
返鄉(xiāng)
亞洲的旅行者
三封信
印度尼西亞之旅


聲音18評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