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前言
我從未見過對語言不感興趣之人,撰寫本書的目的正是為了滿足人們對語言 的好奇。如今,語言正在接受科學的"檢閱_’,學者們正努力為其建立起一套完 備合理的知識體系,但對于多數(shù)人而言,它仍舊是個秘密。
我希望本書能為語言愛好者展示一片新天地。我希望他們看到,即便是曰常 的生活語言也包含著優(yōu)雅的格調(diào)和豐富的內(nèi)涵,其意義遠遠超過針對詞源出處、 生僻詞語以及用語技巧的專門探究。而對于喜歡科普的讀者來說,我希望向他們 解釋最新公布的一些科學發(fā)現(xiàn)的真正含義(不過其中的許多案例可能也稱不上發(fā) 現(xiàn)):語言中普遍存在的深層結(jié)構、善于學習的嬰兒、語法基因、人工智能計算機、 神經(jīng)網(wǎng)絡、會打手語的黑猩猩、會說話的尼安德特人、低能專才、野孩子、反常 性腦損傷、出生之時就分開生活的雙胞胎、記錄大腦思維活動的彩色圖像以及對‘‘語 言之母”的尋找。同時,我也希望回答一些日常性的語言問題,比如,世界上為 什么會有這么多種語言?成年人學語言為什么如此困難?為什么大家似乎都弄不清"Walkman”(隨身聽)一詞的復數(shù)形式應該是"Walkmen"還是“Walkmans” ?
對于那些還不了解語言與心智科學,或正為了熟記字頻效應或空范疇原則 (Empty Category Principle)的內(nèi)容要點而大費腦筋的學生而言,我希望讓他們重 新感受到幾十年前那場激動人心的“認知革命”,正是它幵啟了現(xiàn)代語言研究的 大門。
我的專業(yè)同行來自諸多學科門類,研究著各式各樣看似毫不相干的理論問題, 我希望為他們提供一個整體框架,以涵蓋這片廣袤無垠的研究領域。雖然我是一 個容易固執(zhí)己見、甚至有些偏執(zhí)的研究者,不喜歡毫無意義、模棱兩可的折中之 論,但如今的許多學術爭論在我看來的確有點兒像“盲人摸象"。如果我的匯整 綜合能將爭論雙方的對立觀點(比如"形式主義與功能主義”"語法、語義與語用_') 兼容并包,這或許是因為它們之間本來就不存在分歧。
對于有意了解語言與人類相關問題的普通讀者來說,我希望為他們提供一些 "干貨",這些干貨不同于人文或者科學領域中有關語言問題的泛泛之論(如“語 言淺談”之類),那些侃侃而談的人其實壓根兒沒有研究過語言學。無論是好是 壞,我的寫作方式只有一個:追求鞭辟入里、解釋性強的理論觀點,以及紛繁詳 盡、不厭其煩的細節(jié)描述。就后一個習慣而言,我很慶幸自己探討的主題與我們 的曰常生活密切相關,它所涉及的各項原則正是文字游戲、詩歌創(chuàng)作、修辭藝術、 語言的機智風趣以及寫作技巧的基礎。我將毫不吝嗇地提供自己最為喜愛的語言 案例,它們分別來自流行文化、日常生活、語言研究領域才華橫溢的學術作家以 及英語世界中最為優(yōu)秀的語言大師。
因此,這本書是寫給所有使用語言的人的,而這其實就意味著我們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