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氏家訓》南北朝時期顏之推創(chuàng)作的家訓。
該書成書于隋文帝滅陳國以后,隋煬帝即位之前(約公元6世紀末)。是顏之推記述個人經(jīng)歷、思想、學識以告誡子孫的著作。共有七卷,二十篇。分別是序致第一、教子第二、兄弟第三、后娶第四、治家第五、風操第六、慕賢第七、勉學第八、文章第九、名實第十、涉務第十一、省事第十二、止足第十三、誡兵第十四、養(yǎng)心第十五、歸心第十六、書證第十七、音辭第十八、雜藝第十九、終制第二十。
儒佛思想
顏之推不但日常深信因果、禮拜佛陀,還對奉佛及其所產(chǎn)生的問題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觀點,在《顏氏家訓·歸心》篇里,他對此作了充分論說。
在顏之推看來,首先佛教高于儒教,儒學雖然知識淵深,教人仁、義、禮、智、信的修身之道,但不論從它知識的廣博而言,還是就它所傳導的從善內涵來說,它的精髓都已被包含在佛學之內,即佛教的知識和教義“明非堯舜、周孔所及也”。其次,佛教的濟世情懷和救人功德遠遠超邁儒教的治世功能。顏之推認為,儒學提倡的“君子處世,貴能克己復禮、濟時益物”不過是“治家者欲一家之厭,治國者欲一國之良”;而佛教雖是自我修行,卻不僅能修煉自己、脫除自身罪孽,更能通過“修道”感化、影響更多的人從善,幫助他們脫離苦海、進入福地,并使他們的家人、親屬等也脫除前世罪業(yè)。佛教有利于國家的治理,應積極提倡,而不能因為其存在某些不當?shù)默F(xiàn)象就予以否定。顏之推認為,任何事物都不是絕對的,如同世人對儒學的學習和踐行一般,并不是讀了《詩》、《書》、《禮》,并記住其內容就一定會那樣去做,即使是朝廷上那些儒學優(yōu)秀者也多是“略無全行者”,因而對于普通的僧侶而言,他們就是有一些過錯,也沒有必要去求全責備。而且在顏之推看來,“非法之寺,妨民稼穡;無業(yè)之僧,空國賦算,非大覺之本旨也。”即使有這種現(xiàn)象也是管理者沒有盡到職責去很好控制的緣故,非是佛法傳播之宗旨。
作為出身于世以儒學傳承家族的士大夫,顏之推無法抹去儒家文化的浸潤,所以在信仰佛教的同時又不能不受儒家思想的深刻影響,故而論佛時他便不時援儒入佛,認為儒學、佛教都立足于勸人為善、濟世益物,儒學的“五常”和佛教的“五禁”基本一致,所謂:“內典初門,設五種禁:外典仁義禮智信,皆與之符。仁者,不殺之禁也;義者,不盜之禁也;禮者,不邪之禁也;智者,不酒之禁也;信者,不妄之禁也?!闭J為儒、佛二者目的相同、所起到的社會功用相同,所謂:“內外兩教,本為一體,漸積為異,深淺不同?!币虼俗鳛槿逭叩念佒票隳芴谷环罘穑\奉佛的他也能從容言儒。
教育思想
從總體上看,《顏氏家訓》是一部有著豐富文化內蘊的作品,不失為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一種,它不僅在家庭倫理、道德修養(yǎng)方面對我們今天有著重要的借鑒作用,而且對研究古文獻學,研究南北朝歷史、文化有著很高的學術價值;同時,作者在特殊政治氛圍(亂世)中所表現(xiàn)出的明哲思辨,對后人有著寶貴的認識價值。
正由于顏之推“生于亂世,長于戎馬,流離播越,聞見已多”,他對南北社會風俗、政治得失、學風特點有透徹的了解。入隋以后,便本著“務先王之道,紹家世之業(yè)”的宗旨,結合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處世哲學,寫成《顏氏家訓》一書訓誡子孫。全書二十篇,各篇內容涉及的范圍相當廣泛,但主要是以傳統(tǒng)儒家思想教育子弟,講如何修身、治家、處世、為學等,其中不少見解至今仍有借鑒意義。如他提倡學習,反對不學無術;認為學習應以讀書為主,又要注意工農(nóng)商賈等方面的知識;主張“學貴能行”,反對空談高論,不務實際等。他鄙視和諷刺南朝士族的腐化無能,認為那些貴游子弟大多沒有學術,只會講求衣履服飾,一旦遭了亂離,除轉死溝壑,別無他路可走。對于北朝士族的腆顏媚敵,他也深致不滿。且往往通過插敘自身見聞,寥寥數(shù)語,便將當時社會的人情世態(tài),特別是士族社會的諂媚風氣,寫得淋漓盡致。如《教子》篇云:“齊朝有一士大夫,嘗謂吾曰:‘我有一兒,年已十七,頗曉書疏,教其鮮卑語及彈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無不寵愛,亦要事也?!釙r俯而不答。異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業(yè)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為之?!闭Z言樸實而生動,一時士大夫的心態(tài)躍然紙上。
后世影響
《顏氏家訓》一書不僅對當時諸如“玄風之復扇、佛教之流行、鮮卑之傳播、俗文字之盛興”等多方面作了較為翔實的紀錄,為后人保留了一些很有價值的歷史文獻,還在它的《文章》篇中,通過論述南北朝時的作家作品,反映了當時的文學觀點和他自己的文學主張。顏之推很重視文學。他批評揚雄視文學為雕蟲小技的說法,并從個人立身修養(yǎng)的角度說明文學(包括學問、口辯、作文等文化修養(yǎng))的重要性。對于文學的功用,顏之推不狹隘地僅僅把它歸結為服務于政治教化和實用,他也肯定文學具有愉悅耳目、陶冶性靈的審美功能,同時也在自己的寫作實踐中表現(xiàn)出了較強的文學審美能力。他的文章內容真實,文筆平易近人,具有一種獨特的樸質風格,對后世的影響頗為深遠。
《顏氏家訓》對后世有重要影響,特別是宋代以后,影響更大。宋代朱熹之《小學》,清代陳宏謀之《養(yǎng)正遺規(guī)》,都曾取材于《顏氏家訓》。不唯朱陳二人,唐代以后出現(xiàn)的數(shù)十種家訓,莫不直接或間接地受到《顏氏家訓》的影響,所以,王三聘說“古今家訓,以此為祖”。從《顏氏家訓》之多次重刻,雖歷千余年而不佚,更可見其影響深遠。
首先,把讀書做人作為家訓的核心。顏之推把圣賢之書的主旨歸納為“誠孝、慎言、檢跡”六字;認為讀書問學的目的,是為了“開心明目,利于行耳”,“若能常保數(shù)百卷書,千載終不為小人也”。他認為無論年齡大小,都應該讀書學習,“幼而學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學者,如秉燭夜行,猶賢乎瞑目而無見者也”。
其次,選擇正確的人生偶像。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選擇怎樣的偶像,就會有怎樣的人生。北齊時,一些人教孩子學鮮卑語、彈琵琶,希冀通過服侍鮮卑公卿來獲取富貴。顏之推對此非常不屑,認為這樣會迷失人生方向,即使能到卿相之位,亦不可為之。他要求子女“慕賢”,將大賢大德之人作為自己的人生偶像,并且“心醉魂迷”地向慕與仿效他們,在他們的影響下成長。
再次,確立家庭教育的各項準則。家長要成為子女的楷模:“夫風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夫不義則婦不順矣?!币谯`行“箕帚匕箸,咳唾唯諾,執(zhí)燭沃盥”等細小的生活禮儀中樹立“士大夫風操”。持家要“去奢”“行儉”“不吝”。在婚姻問題上,做到“勿貪勢家”,反對“貪榮求利”。務實求真,不求虛名,摒棄“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的行為,“名之與實,猶形之與影也。德藝周厚,則名必善焉”。杜絕迷信,絕對不談“巫覡禱請”之事,“勿為妖妄之費”。
版本信息
《顏氏家訓》流傳至今,它的主要刊本有宋淳熙七年(1180年)臺州公庫本,明萬歷甲戌(1574年)顏嗣慎刻本和程榮《漢魏叢書》本,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朱軾評點本、雍正二年(1724年)黃叔琳刻節(jié)鈔本、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盧文弨刻《抱經(jīng)堂叢書》本、文津閣《四庫全書》本。今人王利器撰有《顏氏家訓集解》,并附各本序跋、顏氏傳及其全部佚文,迄今為止,最為完備。
顏氏家訓(原文朗讀)【家訓系列】
2303
- 432年前
- 342年前
- 542年前
- 682年前
- 512年前
- 492年前
- 652年前
- 562年前
- 802年前
- 812年前
- 432年前
- 512年前
- 732年前
- 572年前
- 682年前
- 582年前
- 782年前
- 1002年前
- 732年前
- 1492年前
- 1732年前
- 1332年前
- 1232年前
- 2212年前
- 322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