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變上海:跌宕百年的海派敘事

1528

煙雨江南的上海,緣何“蝶變”作世界第七大都會?

來自中國各地的移民、難民與上海原住民,如何“蝶變”成摩登市民?

什么是“上海意識”?它與上海的蝶變有著怎樣深切的關系?與海派文化又是怎樣的密不可分?

關于上海、海派文化,讀本比比皆是,說法林林總總,然而真實的上海并非天生“近代中國的一把鑰匙”。上海和她所擁有的“海派文化”,從無到有,從有至豐,始終伴隨著“屈辱、忍受、膠著、博弈”以及“融合、接納、創(chuàng)新、發(fā)展”等等復雜元素。

“感痛楚而痛醒,經激蕩而激昂,由蝶變而巨變”,上海的百年蝶變,可謂百轉千回、可謂跌宕起伏、可謂杜鵑泣血,當上海在東西方有志者共同的篳路藍縷、共同的含辛茹苦后,終于“破繭而出、羽化成蝶”,終于“獨標一格、不同凡響”,一切有賴于“上海意識”的喚醒和滲透。



聲音20評價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