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
1171
長篇小說。全名《三國志通俗演義》。元末明初羅貫中作。系據(jù)陳壽《三國志》和裴松之注,以及范曄《后漢書》、元代《三國志平話》、三國戲和某些有關傳說資料創(chuàng)作而成?,F(xiàn)存最早刊本為嘉靖本,全書二十四卷,二百四十則,題“晉平陽侯陳壽史傳,后學羅本貫中編次”。清康熙年間,毛宗崗又對嘉靖本辨正史事、增刪文字、更換論贊,并合二則為一回,以對偶標目,成為現(xiàn)今通行一百二十回本《三國演義》。故事起于劉、關、張?zhí)覉@結(jié)義,至王濬平吳結(jié)束,描寫東漢末年和三國時代近百年間各封建統(tǒng)治集團之間軍事的、政治的、外交的種種斗爭,反映人民在動亂時代所受災難和痛苦,暴露封建統(tǒng)治者的殘暴和丑惡,提供許多生活斗爭經(jīng)驗和策略。作者“擁劉反曹”,始終以蜀漢為全書主導方面,把劉、關、張和諸葛亮當作小說中心人物。在一百二十回中,自桃園結(jié)義至諸葛亮病死五丈原五十一年間事占一百零四回,以后四十六年僅寫十六回即草草結(jié)束。所寫四百余人物,多栩栩如生,曹操、關羽、諸葛亮、張飛等形象尤為我國人民所熟悉。作品善于表現(xiàn)戰(zhàn)爭,千變?nèi)f化,各具特點,如“溫酒斬華雄”、“空城計”、“安居平五路”等許多故事都膾炙人口。文字用淺近文言,結(jié)構(gòu)宏大,人物眾多,情節(jié)曲折,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章回歷史小說。但作品詆毀黃巾起義,描寫人物亦有“夸過其理”之處。有人民文學出版社1975年影印明嘉靖壬午刊本和1973年排印本等。
- 2932月前
- 1242月前
- 1532月前
- 4342月前
- 242月前
- 241月前
- 161月前
- 211月前
- 311月前
- 5129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