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處處是修行54|圣人皆孩之

2022-07-11 17:52:3812:13 259
聲音簡介

善待不善的人,這種行為本身就是“善”;信任不守信的人,這種行為本身就是“信”。這就是圣人的行為,他覺得所有人都挺好,他并不期望人們變成什么樣。

圣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圣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

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老子》第四十九章

圣人是沒有私心的,他們以百姓的心作為自己的心。

對于善良的人,我善待他;對不善的人,我也善待他。這樣就可以得到“善”了。對于守信的人,我信任他;對不守信的人,我也信任他。這樣就可以得到“信”了。圣人蒞臨天下,會收斂自己的欲望,讓天下人的心都變得渾樸。老百姓們都專注于自己耳朵聽到的、眼睛看到的,而圣人呢,則把他們都看成小孩子一樣。真正的圣人,自己沒有什么雄心壯志。百姓需要什么,就做什么。所以圣人以百姓心為心,治理國家也是如此。

我有幸遇到過幾個修行成就者,他們可以稱為“圣人”。圣人無常心,他們真是這樣,以百姓心為心。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里是這么說的:

善男子,若有國土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

應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現辟支佛身而為說法。

應以聲聞身得度者,即現聲聞身而為說法。

應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現梵王身而為說法。

《普賢菩薩行愿品》里是這么說的:

于諸病苦,為作良醫(yī)。

于失道者,示其正路。

于闇(àn)夜中,為作光明。

于貧窮者,令得伏藏。

菩薩如是平等饒益一切眾生。

《莊子·應帝王》里是這么說的:

泰氏其臥徐徐,其覺于于,一以己為馬,一以己為牛。其知情信,其德甚真,而未始入于非人?!?/p>

文字多讓人感動啊。這就是菩薩的“以百姓心為心”?!吧普?,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薄暗隆蓖ā暗谩??!吧普?,吾善之。信者,吾信之?!边@好理解,也易做到。但不善的人,要不要善待他們?不守信的人,要不要信任他們?

老子說:不善的人,也要善待他們,這樣就得到“善”了;不守信的人,也要信任他們,這樣就得到“信”了。不善的人,善待他們,他們也會被感化而變得善良。不守信的人,信任他們,他們也會被感化,而值得信任了。萬一他們沒被感化呢?是啊,太有可能了。人善被人欺啊;太容易相信別人,“活不過第二集”;有人一輩子都喜歡騙人,從來沒改過。

《孟子》里說:“人皆可以為堯舜?!?/p>

王陽明說:“心中有良知,滿街皆圣人?!?/p>

佛印禪師對蘇軾說:“我看你就是一尊佛?!?/p>

講一個《法華經》里的故事:

在無量阿僧祇劫以前,有一位佛叫威音王如來,其壽命距正法住世時間非常久遠,但在像法時期,很多比丘(比丘是指受過具足戒的出家僧人)變得十分傲慢。這時有一位比丘,對人謙虛恭敬,每逢見到出家、在家修行人,不管其行為如何,都恭敬禮拜。禮拜是什么?磕頭啊。那些人不理解,問:“你為何如此?”比丘回答:“我非常尊敬你們,不敢有所輕視,為什么呢?因為你們都行菩薩道,將來都要成佛?!边@個比丘,人們叫他常不輕菩薩.

這個常不輕菩薩夠“糊涂”吧。如果你周圍真有一個圣人,你可能會覺得他在生活中確實糊涂。他有時不分善惡,還不識好歹,有人故意害他,他也不計較。不善者,他善之;不信者,他信之。

其實,善待不善的人,這種行為本身就是“善”;信任不守信的人,這種行為本身就是“信”。這就是圣人的行為,他覺得所有人都挺好,他并不期望人們變成什么樣。“圣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

這個“歙歙”,吸氣的意思,可以理解為收斂欲望,有道的人治理天下,會收斂個人的私欲偏見,使天下人的心思歸于純樸。

《莊子·應帝王》篇中講了一個故事。南海之帝為倏,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渾沌。倏與忽時相與遇于渾沌之地,渾沌待之甚善。倏與忽謀報渾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br>

日鑿一竅,七日而渾沌死。

此故事便可看作最早的“忽悠”的故事。渾沌是被忽悠致死。

人皆有七竅,所以“百姓皆注其耳目”。“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說得很形象,人們在生活中,最關注的就是“自己”,住得如何,吃得如何,穿得如何,聽見了什么,看見了什么,擁有了什么,失去了什么,別人對自己評價如何。

而圣人是什么樣子?圣人不關心自己,他以百姓心為心,而且“圣人皆孩之”!圣人把百姓都當成小孩子來看待!

皆孩之!皆孩之!皆孩之!

做過父母的人都有經驗。一個襁褓中的嬰兒,熱了就給他脫衣服,冷了就給他加衣服,餓了就給他喂奶,拉了就給他換尿布。這就叫“父母無常心,以嬰兒心為心”。父母覺得嬰兒是“善”還是“不善”?覺得嬰兒是“守信”還是“不守信”?一個還在蹣跚學步的小孩,弄壞了一盆花、踩了父母一腳、打碎了一個杯子,父母覺得他“善”還是“不善”,是“守信”還是“不守信”?兩個小孩為爭奪一個玩具而吵架,誰對誰錯、誰善誰惡?

看到這里,我想你應該能理解之前圣人的行為了。

圣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

因為圣人把天下人都當成小孩子看待!

問題又來了:這不是胡扯嗎,世上的那些人,哪一點像小孩了?他們貪得無厭、自私自利;他們爾虞我詐、損人利己;他們好名好色、紙醉金迷!說得沒錯,但正因如此,他們才像小孩。一個真正成熟的有智慧的人,會如此嗎?

小時候,我們的玩具被搶會哭。長大了呢?愛情丟失了會哭;事業(yè)失敗了會哭;身敗名裂了會哭……在圣人眼里,愛情、事業(yè)、名譽,不一樣是我們的玩具嗎?我們這些人跟小孩有什么區(qū)別?

我回看幾年前自己的所作所為,都覺得十分幼稚,跟小孩子無異。

在生活中,圣人看上去是糊涂的。他沒有私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良的人,他善待,不善的人他也善待;守信的人他信任,不守信的人他也信任。當然,圣人不是真糊涂,而是他把百姓“皆孩之”!

真正的問題來了:知道了又如何?我們做不到啊!

做得到的,你可以向圣人學習!以后遇到路邊的乞丐,有零錢就給一點吧,不用分辨他是不是騙子。施舍本身就是“善”。以后遇到有人向你解釋,你就相信他吧,不要分辨他是不是守信。相信本身就是“信”。以后如果有人傷害了你,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就把對方當成小孩子,別跟他計較。以后遇到有人在公交車上吵架,你就勸一勸吧,不要管誰對誰錯,就像勸小孩子吵架一樣。

孔子說:我欲仁,斯仁至矣。

惠能說:一念悟,眾生即佛。在你效仿圣人的那一刻,你也是圣人。

有人說:問題在于我不是圣人,和他們一樣,我也還只是個“孩子”。

不一樣。他們不知道自己是孩子,而你知道了。

你知道自己是孩子的那一刻,你并不是孩子。此時,你看眾生,都是孩子。


用戶評論

表情0/300
喵,沒有找到相關結果~
暫時沒有評論,下載喜馬拉雅與主播互動
猜你喜歡
人生處處是修行

人生處處是修行人生處處是修行

by:放下2018

人生處處是修行

有時間就多讀一讀,別催我啊

by:我是鬼腳七

人生處處是修行

白云要來,烏云也要來,他們終究會離開,天空始終在那里,不迎不送。

by:僑壹

人生處處是修行

當內心歸為平靜,自然而然就拋卻了世俗的煩惱,跳脫出思維的局限,找到不一樣的角度,來看待人生的困惑及渴望,并從感悟中獲得能量,增長智慧,最終憑借內心的力量,活出想...

by:羅布堪卓覺醒空間

人生處處是修行

人為什么活著?有的人一輩子也不會思考這個問題,一直渾渾噩噩地活著;也有人想了一輩子,沒找到答案。但我不希望這樣。既然人是萬物之靈,那活著總得活出點意義。

by:小玉同學丫

人生處處是修行

禪心旅修第三空間一起體悟高維生命、空性智慧、財富真相……HQ6311帶您參加365天公益實修

by:宏程說

人生處處是修行

活著是珍貴的,大多數人只是存在,僅此而已。白云要來,烏云也要來,它們終究會離開,天空始終都在那里,不迎不送。人生,有時關鍵不在于抓住多少機會,而在于拒絕了多少誘...

by:麗麗219

《人生處處是修行》

我們從來不需要放下一切,而是要放下對一切的執(zhí)著。

by:關于這顆心_慧慧

《人生處處是修行》|鬼腳七

鬼腳七真名文德,知名自媒體人。2002年碩士畢業(yè)于天津大學,前淘寶搜索負責人,擁有百萬粉絲的自媒體人。長期專注于移動互聯網、新媒體營銷、電商,國學等領域的研究。...

by:求生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