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jīng)問道心得(79)

2022-11-21 06:39:3142:36 26
聲音簡介
道德經(jīng)問道心得《道德經(jīng)》第七十九章:天道無親
作者: 趙妙果 2022-11-21
主播:笑口常開好運來A
【原文】: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為善?是以圣人執(zhí)左契,而不責于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解釋】:和解大怨,必有余怨,如何妥善處置呢?圣人保留契約,不強行索取。有德管理契約,無德追逼契約。上天之道不分親疏,總是幫助善良之人。
問道心得
一、“天道無親,常與善人”的善,像水一樣利益于萬物而不爭,并且從不爭功顯示,從不自我標榜;待人處事始終“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這樣的善行合于道、同于德。
二、能夠善待不太喜歡的人并不代表我們虛偽,而意味著我們的內(nèi)心成熟到可以容納這些不喜歡?;獯笤挂厝崛踔蕫蹛?,不要輕易動殺機;要把矛盾解決在萌芽狀態(tài),不要等到激化后才想起亡羊補牢牢。
三、放棄是另一種智慧能力,不放棄是另一種死路一條。認為自己了不起而輕視別人,是愚蠢的、失道的。事凡有果,勢必有因。只有和諧的因,才會產(chǎn)生和諧的果果。不要以為做人柔弱會被人看不起,正因為別人沒把我們放在眼里,所以才是我們生長的好契機。
四、產(chǎn)生爭執(zhí)或矛盾,先說“對不起”的人并不是認輸,只是他的心胸比對方更廣大。上善之舉是積德不結(jié)怨。
五、恨一個人或恨一件事時,我們就將自己與之捆綁在一起。但仇恨并不一定能傷害到對方,卻一定會傷害到自己。抱怨、計較、埋怨都是心智需要成長的表現(xiàn)。仇恨、怨心都是不祥之事,應(yīng)以化解為上策策。
六、社會不公平,不要抱怨,我們首先就是要做好自己;自己做不好,自己就先不公平。有時熱心真誠會受到傷害,但還是要熱心真誠;有時正人君子會舉步維艱,但還是要做正人君子。我們所能為自己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去以德化怨,為他人多做好事。
七、道是浩瀚無邊、無處不在、有理有據(jù)據(jù)、可行可用的,用我們的有德去叩開幸運之門吧。常懷慈讓之心,能讓人從恐懼憂愁、匱乏局限、躁動不安中解脫出來。
八、順緣、逆緣都是我們必修的功課。愛我們的人給了我們感動,我們愛的人讓我們學(xué)會了奉獻;我們不喜歡的人教會我們寬容與接納,不喜歡我們的人促使我們自省與成長。一直善良下去,總會離幸福很近,我們所給予的都會回到自己身上。
九、每個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靠近“永恒的道”,哪一條路比較好?殊途同歸,走自己的路。好的信仰不是讓我們失去自己己,讀《道德經(jīng)》是為了找到自己,這便是智慧與迷信之間的區(qū)別。
十、成為最好的自己,回歸自己生命軌道道,資源將不斷流向自己。一個人永遠只能享受和他相匹配的東西,得到一件東西的最好方式,就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自己配得上它。一個人的財富,千萬不可大于自己的功德。一旦我們擁有的財富大于自己的功德,或者反過來說,我們的功德配不上自己財富時,就會發(fā)生“德不配位,必有災(zāi)殃”。所以人生真的不必那么焦慮,腳踏實地做好自己,別人欠你的,上天都會通過其他途徑補給你!
《道德經(jīng)》第七十九章 |成為一個好人,是老天對我們最大的獎勵
有德之人,就事論事,事畢則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無德之人,則盯著別人的過錯,揪著別人小辮子不放,小事也會鬧成大事。人的心可以無限大,大到涵容天下;也可以無限小,小到容不下一粒沙子——心大了,事情就小了;心小了,事情就大了。今天,我們一起進入《道德經(jīng)》第七十九章,來探秘本章隱藏的三條宇宙生命規(guī)律。
規(guī)律一:德行深厚,可以調(diào)和大怨。
【原文】:“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為善?”
老子說,如果人與人之間累積了大量矛盾盾,即使能“和大怨”,但仍會留下很多埋怨和禍端,也就是“安可以為善”。為什么呢?老子在第六十四章中講:“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其實從一開始,就不應(yīng)累積這么多的矛盾——一旦嫌隙生成,就算調(diào)和平復(fù),但就像破鏡重圓,中間畢竟還是多了一條裂縫。比如環(huán)境問題題,如果先污染了,再來治理,其難度之大,難以預(yù)料;而且能否恢復(fù)如初,都是未知之數(shù)。所以,留下痕跡,就不能算是是“至善”了。因此,我們平時做事就要小心謹慎,對友情、親情、恩情都要視如珍寶、小心呵護。別等到心里有了怨懟之后,再想辦法去解決。這就跟釘子釘在墻上一樣,即使你拔出了釘子,但那個眼兒還在。至善是什么?是“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所以能夠“善行無轍跡”。生活中,我們往往有這樣的經(jīng)歷:以前關(guān)系最好的朋友,最后成了傷你最深的敵人人。為什么呢?因為大愛和大怨,是一對陰陽,互相對立,也可以互相轉(zhuǎn)化。德行淺薄的人,好計較,容易走極端,開始能有多愛,后來就能有多恨,于是就從大愛走向了大怨。而德行深厚的人,凡事都不計較,不但自己不會與人積怨,而且還能幫人化解矛盾,這樣的人運氣自然不會差差,做什么事都更容易得到貴人相助。
規(guī)律二:就事論事,可以化解矛盾。
【原文】:“是以圣人執(zhí)左契,而不責于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老子說的“左契”是指簽訂契約后,一撕兩半,左邊的由債權(quán)人保留?!安回熡谌恕本褪且粋€人哪怕對大家、對天下都有恩德,也別覺得大家都虧欠你,還是要保持謙下。所以這句話就是指圣人即使拿著借據(jù),是在紛爭中占據(jù)主動的一方,他也始終保持謙和卑下,寬宏大度,不與人相爭。為什么呢?因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皬亍敝钢艽亩惙?。這句話是說說,有德之人即使有理,也不會咄咄逼人人,而是以無事取天下、以無為化萬民;而無德之人,則會死扣字眼、設(shè)立繁復(fù)的條款制度,嚴苛地對待他人,以保障自己一點虧都不吃。司契和司徹,代表了兩種態(tài)度:一種是和緩寬容,另一種是苛刻殘酷。這兩種人生態(tài)度,哪一種容易積怨,其實一目了然?!笆ト藞?zhí)左契”也可以引申為就事論事、對事不對人。生活中的很多矛盾,都是因為把事情無謂的擴大化造成的——本來只是小事,有人卻借此轉(zhuǎn)為人身攻擊,或者牽連一大片無關(guān)人員,你搞出個朋坐族誅來,那事情能不變大嗎?所以,有道之人事畢則過,不會放在心上。只有小人才會耿耿于懷,以至于心中不斷把事情放大,最后懷恨在心,非要伺機報復(fù)不可……
其實,養(yǎng)成就事論事、對事不對人的習慣慣,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矛盾。因為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每個人也都在不斷的改變中。我們要允許別人犯錯,更要允許別人完善自己,這看似寬容了別人,實則是放過了自己。
規(guī)律三:成為一個好人,是老天對我們最大的獎勵。
【原文】:“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這里的“天道無親”與“天地不仁”是一個意思,都是指天道是公平、沒有偏私的的。而人的心里經(jīng)常有一種移情作用——心情好時,覺得風含情、水含笑;心情差時,放眼望去,全是愁云慘霧……這就是將人的主觀情感投射給外境,把宇宙加以人情化的結(jié)果。但老子指出了天地對萬物都是一視同仁的,并不會因為你做了好事就來獎賞你;也不會因為你做了壞事,就來懲罰你。
既然天道無親,那為什么“常與善人”呢?這并不是說有一個人格化的老天爺來賞善罰惡,而是指善人之所以能得到天地相助,看似免去了很多災(zāi)禍,這都是因為他順應(yīng)自然、遵循大道、自化自為的結(jié)果。所以,從世間法來看,好人看似總是吃虧;但如果從出世間法來看,好人早已得到了最好的報答——我們這一生能成為一個好人,這已經(jīng)是天之道給我們最大的獎勵了。所以,好人根本無需別人的獎勵和表揚,因為他已經(jīng)得到了最好的!
所以,如果用“圣人執(zhí)左契而不責于人”的境界去管理、去治國、去做事,就不會有大怨;如果用“有德司契”的境界去為人、去處事、去煉心,就會讓我們成為一個好人。對于好人來說,福雖未至,但禍已遠離。
【原文】:這就是《道德經(jīng)》第七十九章全文中所說的:和大怨,必有馀(yú)怨,安可以為善?是以圣人執(zhí)左契(qì),而不責于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臘八節(jié) | 習俗,來自遠古的一封信
“ 連載01:從習俗開始,與祖先對話
——習俗,關(guān)乎國人的信仰、生死、善惡等所有觀念
【篇首語】
今天,我們要拆開一封來自幾千年前的信,寫信的人是:中華先祖
咱們中國,是一個古老的國家,她的年齡有多大呢?如果從中國出現(xiàn)的第一個朝代——夏朝開始算起,中國有4100多年的歷史;如果從中國第一個統(tǒng)一的朝代——秦朝開始算起,中國也有2241年的歷史了。在這么久遠的歷史長河中,祖先是怎么生活的?那個年代流行什么?我們沒法穿越時空,回到過去,但祖先給我們寄了一封信,送到了每個中國人手里——這封信的名字叫“習俗”。
所謂“習俗”就是“習慣”與“風俗”,這是從古人的三觀中衍生出來的生活方式和流行趨勢。走進習俗,了解習俗背后的故事,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就將在我們面前拉開序幕。因為,這封信的背后,就是中華文化的根。
【臘月的由來】
農(nóng)歷十二月,俗稱臘月;十二月初八這一天,又稱“臘八”,是中國傳統(tǒng)的“臘八節(jié)”。在我國北方,有“過了臘八就是年”的說法,所以到“臘八”這天,也就意味著正式拉開了中國人過年的序幕。
臘八的“臘”字,最原始的意思是年終祭祀,也表示去舊迎新。在《說文解字》里是這么解釋“臘”字的:“冬至后三,臘祭百神。”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在冬至這天以后,連續(xù)三個戌日,都要作為祭祀先祖和五位家神的重要日子,這五位家神是指門神、戶神、宅神、灶神和井神。在《禮典》中也記載:“臘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報功也。”這是說在歲末之際,子孫應(yīng)該向祖先、家神貢上祭品,匯報一下功過成績,也分享一下豐收喜悅;同時,祈求上蒼護佑,讓下一年繼續(xù)平安順利。據(jù)說,這個習俗是從距今近三千多年前的周代開始的。那時,每逢歲末末,諸侯都要以各種獵物獻祭,表達敬畏畏、祈求平安。由于“臘祭”是在農(nóng)歷十二月進行,所以這個月被稱為“臘月”,這就是臘月的由來。
【臘八的故事】
我們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農(nóng)桑大國,人民非常勤勞。但到了臘月,民間有句諺語說:“臘七臘八,凍掉下巴?!焙涞奶鞖庖呀?jīng)不適合耕作了,所以就有了“冬泳閑”之說。不過,農(nóng)事上雖然“閑”了,但生活節(jié)奏倒并未放慢,因為,眼看著一年中最重要的節(jié)日就要到了,人們都滿懷期盼,開始為春節(jié)忙前忙后了。
過年,對于中國人來說是極其富有魅力的。為了過好年,大家要拿出近一個月的時間做各種準備——既要做好物質(zhì)上的準備,比如采買年貨;也要做好精神上的準備,比如祭祖拜神;當然了,還要做好關(guān)系上的準備,比如從帝侯將相到尋常百姓,都開始忙活著團拜和慰問,彼此送上祝福和禮物。總之,臘月幾乎可以算是中國人最快樂、也最忙活的時間段了。
臘八的第一個傳說:赤豆打鬼
臘月里所有的習俗,都是為了對上一年做好總結(jié),再給下一年開個好頭而來。臘八,是臘月里的第一個節(jié)日,這一天,中國無論南北,幾乎都有吃臘八粥的習俗。
關(guān)于臘八粥最古老的傳說,相傳來自上古時“赤豆打鬼”的風俗。這個鬼是什么鬼呢?要說起來,他們的來歷相當不凡,用現(xiàn)代的語言來說,那都是標準的官二代!
那時,主管北方的天帝是黃帝的孫子,位列上古五帝之一的氏。顓zhuān(專)頊xū(書)治理國家很厲害,但教育孩子不太行,據(jù)說他的幾個兒子死后都變成了惡鬼——老大變成了疫鬼,專門散布瘟疫;老二變成了魍wǎnɡ魎liǎnɡ,不是嚇唬小孩,就是讓人生痔zhì瘡chuānɡ;老三是送窮鬼,進誰家的門,誰家就厄運連連,最后一窮到死。這三個兒子已經(jīng)夠要命了,但除此外,還有個老四叫梼tao杌wù,常年盤踞在四大兇獸榜上,攪得天上地下叫苦連天。按說四個兒子如此不成器,顓頊這個父親應(yīng)該出來管管。但據(jù)說顓頊特別護短,經(jīng)常替兒子們掩蓋惡行。為了不讓兒子干的壞事被上天發(fā)現(xiàn),顓頊派人去隔斷了天地之間的通道,從此斷絕了人與神的往來,讓民間疾苦上告無門。這么一來,結(jié)果可想而知:不爭氣的兒子為禍人間,護短的親爹只手遮天,最后必然導(dǎo)致人神共憤!當時,最看不慣顓頊的就是水神共工,于是雙方爆發(fā)了一場驚天動地的大戰(zhàn)。但共工打不過顓頊,他一怒之下,一頭撞倒了支撐天地的巨柱——不周山。
這下可好了,“天柱折,地維絕”,共工這一撞直接把天給捅漏了,漫天洪水傾瀉而下,天下百姓全都跟著遭了殃。于是,后面就有了“女媧補天”的故事。
這些都是遠古的傳說。但在古代,人們普遍相信鬼神,認為中風得病、身體不好都是疫鬼作祟,據(jù)說它們天不怕地不怕,卻怕赤豆。所以,老百姓為了提防被顓頊的幾個兒子禍害,每逢臘月初八這天,就以赤豆熬粥,主要是為了祛除疾病、開門迎吉,所以就有了“赤豆打鬼”的說法。這個傳說經(jīng)過千百年的演變,慢慢成為了每逢臘八就熬臘八粥的風俗。其實,從去病安神的角度來說,吃赤豆確實有這些好處——這還真是科學(xué),而不是迷信。
首先,赤豆能養(yǎng)心安神。赤紅色入心經(jīng),適當吃赤豆有很好的滋補心經(jīng)、養(yǎng)血安神的作用。尤其對于心煩不寐、失眠多夢的人,適當吃赤豆對提高睡眠質(zhì)量有很大幫助。其次,赤豆具有清熱、解毒、消癰的yōnɡ的功效,對腫毒、潰瘍有很好的療愈效果。從這兩點上看,“赤豆打鬼”這個習俗還真對應(yīng)了顓頊家?guī)讉€兒子為禍人間的傳說。其實,每個傳說背后,都有隱藏的答案。傳統(tǒng)習俗,是祖先從遠古給我們寄來的一封信,每個習俗背后都有深刻的歷史背景,隱藏著祖先想要告訴我們的答案。我們的所有習俗都連接著中國文化的三觀:生死觀、善惡觀和整體觀。
第一,生死觀。
人生,最大的事情是生死,最重的功課是活好、走好。我們做每件事、說每句話,都是在經(jīng)營生命?!吧本褪莿?chuàng)造機會,會,“命”就是格局限制,正視命,才得生。只有樹立正確的生死觀,才能對人生有正確的認知、正確的選擇、正確的踐行行,讓自己永遠不入死地。像顓頊這種雖然貴為五方天帝,但縱子行兇、引發(fā)大戰(zhàn)戰(zhàn)、危害黎民,他不讓別人活好,那他自己也活不好;活都活不好,自然死得也不好。相傳,后來在共工與伏羲的天兵合圍之下,顓頊最終被困死在不周山。他死后后,曾借山蛇的身體轉(zhuǎn)世,但重生后卻法力全失,他的天帝生涯最終也因多行不義而宣告結(jié)束。宇宙規(guī)律很玄妙,《道德經(jīng)經(jīng)》中說,有一股“損之而益,益之而損損”的平衡規(guī)律,始終在掌控著萬事萬物物。只有那些不自生、不為自己的人,最后才能長生。因為,他們身上沒有“死地地”——所謂“死地”就是私心,私心越重,死地越多。
第二,善惡觀。
《道德經(jīng)》中說“天道無親,常與善人。人。”這句話很重要——即使那個人是神神、是天帝,只要他違背了天道、喪失了人心,也必須面臨天道的審判,承擔作惡的結(jié)果。在正義面前,天道從不缺席。
中國文化非常積極,只敬畏天道和祖先,認為:神和人是一條線上的兩個端點,人若遵循規(guī)律,亮化品質(zhì),每個人都具有神的力量。人是神的學(xué)習狀態(tài),而神則是規(guī)律的守護者。如果神不順道而行,就像法官徇私舞弊一樣,不但無法繼續(xù)留在那個位置上,還將招致更嚴重的懲罰。其實,每個人心靈深處都有三分地:您種善良,就是善田;您種惡毒,就是惡田。無論種什么,假以時日,您都會收獲自己種出的果實,這一點是分毫不差的!人一定要守護好自己善良的心,因為,心能造天堂,也能造地獄。
第三,整體觀。
中國人受的教育一直是“只要為了集體,甘愿犧牲個體。”這是古圣先賢在參透“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的平衡法則后,為子孫留下的告知“平衡”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生命就是一種平衡運動動,永遠在失衡與平衡之間來回擺動。所有的事只要一過度,就會受到自然的裁決決,就像偏心的顓頊受到了眾神的討伐,最后被推下神壇,黯然離場一樣……平衡是大道的根本屬性,按照道的方式去為人處世,我們才能成為生命的王者?!捌胶狻本褪亲屨w和諧,讓眾人受益,讓大家牽起手來一起向前走。這樣看似自己吃虧了,實際上,天地就是因為無私,才能天長地久;而我們?yōu)槭裁床荒苄腋3T??正是因為有私。人生,就像拉弓射箭,若瞄不準靶心,這輩子拉多少次弓都沒用!中國文化能走過千萬載的歷史長河,至今仍然熠熠生輝,正是因為骨子里那股天人合一、整體和諧的理念所致。所以,真有智慧的人,無論做什么事,都始終能守住平衡。i如果不去探究傳統(tǒng)習俗背后的故事事,我們很難想象:一個臘八粥而已,居然與共工撞不周山、女媧補天等神話傳說聯(lián)系在了一起。其實,中國所有流傳下來的習俗背后,都是祖先留下的最珍貴的“禮物”——這份禮物的名字叫做“道”。
臘八的第二個傳說:紀念釋迦牟尼
據(jù)說,臘八這天喝臘八粥的習俗,也和釋迦牟尼成佛的故事有關(guān)。佛教的創(chuàng)始者釋迦牟尼,是古印度凈飯王的兒子。他為尋求人生真諦與生死解脫,毅然舍棄了貴族生活,出家修道。最后歷經(jīng)苦難,在菩提樹下入定七日,在臘月初八悟道成佛。古印度人為了銘記佛祖成道日,便在臘月初八這天以吃雜糧粥作為紀念。南北朝時期,佛教傳入中國,這個習俗也被帶到了漢地。每逢臘八,寺院里都會熬制雜糧粥,用以施舍窮人和信眾。慢慢的,很多人都認為臘八粥代表著吉祥和祝福,所以不僅自己去寺院里食用,還帶回來給家人一起享用。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寺院做臘八粥的傳統(tǒng)便廣泛地傳播到了民間;尤其是在中國的北方地區(qū),逐漸形成了過“臘八節(jié)”的風俗。
臘八的第三個傳說:紀念岳飛
關(guān)于臘八粥的傳說很多,據(jù)史料記載,這個風俗從宋代以后,越來越興盛。這就與我們要講的第三個關(guān)于臘八粥的故事有關(guān)了——那是源自人們對一位英雄的懷念。
傳說,當年岳飛北伐抗金,帶兵入朱仙鎮(zhèn)時,正值寒冬臘月,岳家軍饑寒交迫、體力不支。當?shù)氐陌傩盏弥院?,爭相把自家的五谷雜糧送來煮粥,為將士充饑。有了這份軍民魚水情的激勵,岳家軍隨后以少勝多,大敗金軍,取得了南宋北伐關(guān)鍵性的勝利,那天剛好是臘月初八。朱仙鎮(zhèn)之役,是岳飛北伐的最后一戰(zhàn)。此戰(zhàn)中,岳飛出奇謀,打得金人主力潰不成軍,眼看收復(fù)首都開封指日可待。但這場輝煌的勝利,卻在宋高宗十二道召回金牌之下戛jiá然而止。l接下來,一個“莫須有”的罪名,將這位偉大的英雄冤死在了風波亭中中……岳飛死時,南宋已經(jīng)向金國俯首稱臣、割地賠款,將淮河以北、包括岳家軍收復(fù)的所有州郡全部劃歸。傳說在岳飛死后,人們?yōu)榱吮磉_對岳飛的懷念與追思,就在臘八這天,依照岳家軍當時的情形,把五谷雜糧煮來吃了。慢慢的,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開始煮臘八粥。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盛。臘八當天,帝后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賞賜臘八粥,向寺院發(fā)放米果;北京的雍和宮,這一天要舉行盛大的臘八儀式,由王公大臣親自監(jiān)督進行;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一來祭祀祖先,二來全家享用,三來饋贈親朋好友。
臘八節(jié),逐漸成為了中國一個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與吉祥,以及驅(qū)邪避兇的重要節(jié)日。
“ 臘八節(jié)的意義:連根
其實,臘八節(jié)的意義和所有傳統(tǒng)習俗的內(nèi)涵一樣,都反映出了中國人骨子里的“連根”文化。什么是“連根”呢?生命就像一顆大樹,必須深深扎根大地,才能茁壯繁茂。樹的根,在有形的土中;那人的根在哪里呢?人的根,在無形的道中、在所有的關(guān)系里
中國人向來很自信,為什么?因為,我們的祖先找到了生命的根,并對此深信不疑——這個根就是孕育萬物的宇宙規(guī)律;這個“根”具有創(chuàng)造、廣大、平衡的偉大力量;只要守護好這個“根”,生命就可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老子在《道德經(jīng)》第五十九章中說:“深根固柢dǐ,長生久視之道?!边@句話的大意是:管理生命、立于天地,最好的方法莫過于簡約守樸。只有簡約守樸,才叫早日服從大道;只有順道而行,才能積功累德;只有積功累德,才能戰(zhàn)無不勝、攻無不克;而無不克,意味著力量不可估量;這份力量是立國之本、立身之本,有了這種力量,才能天長地久,這就是連根。所以,中國人是打不倒的。因為,不管面對什么困難,中國人總是有一股善良、堅韌和奮斗的精神傳承在——這就是中國人傳承了幾千年的信仰。
【如何連根】
實際上,在中國所有的習俗中,都體現(xiàn)出了中國文化與大道連根的特點。連根,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感恩——感恩天地,感恩祖先,感恩萬物生靈!
在中國所有重大日子里,第一件要做的事永遠是連根。家族要帶領(lǐng)子孫祭拜先祖,國家要率領(lǐng)民眾祭奠英烈,以自己的敬畏來感恩天地萬物、感恩偉大祖國、感恩社會大眾、感恩父母祖先,感恩一切認識與不認識的人,也感恩磨礪我們的人!只有感恩的心,才能敲開通向天堂的大門。
中國人心中,“家”永遠排在第一位。父母要給孩子留一個好樣子,孩子要讓父母光耀門楣,我們做什么都不是為了自己。因為,在中國的文化中,祖先的肉體雖已化為塵埃,但他們的故事、他們的精神還活在后人心中,我們彼此之間的福址始終相連——他們曾做過的一切,一直在影響我們;而我們所做的一切,他們也會受益。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家規(guī)、家風、家訓(xùn)、家國情懷,就把每一個人與家、與國、與天地緊緊聯(lián)結(jié)了起來。這種連根的力量非常強大!沒有根,人生會走偏;沒有家,生命將流浪。如果您遭遇了與伴侶、朋友、伙伴關(guān)系上的不順,或者財務(wù)、身體等方面的障礙,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回家修復(fù)與父母的關(guān)系,接受父母的祝?!褪顷P(guān)系,我們與父母的關(guān)系,是所有關(guān)系的基礎(chǔ)。
既然臘月已至,不如給自己制定一個“連根”的小目標吧:
第一,每天主動擁抱一下長輩,對他們說一聲:“我愛您”
第二,無論長輩為您做了什么,都對他說一聲:“謝謝您”
第三,每天去挖掘一個長輩的亮點,并與他分享您的發(fā)現(xiàn)。這都是舉手之勞,但如果您能堅持28天,生命就會出現(xiàn)一個脫胎換骨的變化——您愿意嘗試一下嗎?“連根”不僅是與某個人連在一起,更是與心中的道連根。地大道的特點是公正嚴明、不偏不倚。所以,中國有句老話叫:“人欠人,天不欠人”——出來混,早晚都是要還的。在臘八這天,華北大部分地區(qū)還有一個很有趣的習俗:泡臘八蒜。據(jù)說,臘八蒜的蒜的“蒜”字和計算的“算”字同音。臘月是年底,各家商號都要在臘八這天算總賬,把一年的盈虧計算清楚,簡稱就成了“臘八算”。算完以后,債主要給欠錢的人送信,告訴他該還錢了。但畢竟快過年了,人都好面子,所以債主就用大蒜的“蒜”來回避這個算賬的“算”,既表示善意提醒,也顯得有理有面。所以,北京城有句諺語,叫:“臘八粥、臘八蒜,放賬的送信兒,欠債的還錢?!?br>

i
過去的老北京城里,臨近年關(guān)時,走街串巷買什么的都有,可就是沒有賣臘八蒜的的。為什么呢?您想啊,過去貨郎賣東西得吆喝,可這臘八蒜怎么吆喝呢?要是直接喊一嗓子:“臘八蒜來了!”那不就成了到街上喊著催債嗎?大過年的,誰說話這么不吉利、不討喜,生意都肯定好不了了。1所以,臘八蒜這個東西都是各家各戶自己動手泡。這也意味著,年底了,別等人家找自己算賬,自己先反思總結(jié)一下:下:“我這一年有什么功過得失?有什么盈虧損益?明年我該怎么來調(diào)整?”其實實,臘八蒜的意義就在于讓大家明白“因果”:欠人家的,終究是要還的——這是老祖宗睿智又樸素的告誡!
敬畏因果,也是中國文化最突出的特點。“敬”就是知道什么是最好的,所以去努力追求它;“畏”則是知道什么是最差的,所以絕對不去觸碰它。祖先通過習俗,所揭示的秘密就是:人一定要順道而行,才能得道多助;一定要與大道連根,才能獲得健康、自在與圓滿。因為,道是總規(guī)律、總本源、總力量——道是創(chuàng)造、廣大、平衡的大愛;也是溫暖、光明、和諧的感覺。如果您關(guān)注內(nèi)心,亮化品質(zhì),那就是與大道連根的開始。這個根如果連上了,您就會具有“不召而自來、不言而善應(yīng)、不爭而善勝”的偉大力量;您生命中的很多卡點,都會在連根的過程中被自動化解。
【臘八的祝?!?br>關(guān)于臘八的習俗,就先分享到這里,最后為您送上臘八節(jié)的祝福。人生中有形的臘八粥,有著特定的配方,美味可口;而人生中無形的臘八粥,則需要自己來調(diào)配。如果您能保持覺知,在心中放入敬畏、感恩、清理、立德、微笑這幾味配方,那它不僅能溫暖自己的心,還能溫暖周圍的世界
至此臘八之際,就讓我們一起稱一兩開心小米,抓一把吉祥花生,揀幾顆健康紅棗棗,挑兩粒幸福蓮子,加半勺甜蜜清水,用精進之火,燉成一鍋香甜的圓滿臘八粥吧。請您嘗一口,祝您一切順利;嘗兩口,祝您永遠安平泰!
道德經(jīng)學(xué)用悟道心得
和諧身心,我的責任
和諧家庭,我的責任
和諧企業(yè),我的責任
和諧社會,我的責任
歡迎新老朋友,明天繼續(xù)收聽和關(guān)注再見!

用戶評論

表情0/300
喵,沒有找到相關(guān)結(jié)果~
暫時沒有評論,下載喜馬拉雅與主播互動
猜你喜歡
《道德經(jīng)》問道心得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

by:聽我讀經(jīng)典

《道德經(jīng)》問道心得

問道,明道,悟道,行道,弘道,成為道。

by:效賢讀書

道德經(jīng)問道心得合集3

道德真經(jīng):中華傳統(tǒng)經(jīng)典作品道德真經(jīng)即《道德經(jīng)》,又稱《老子》、《老子五千文》。共81章,5000余言,分上下篇。老子著?!镜赖陆?jīng)】最核心的理念——熟悉天道的規(guī)律...

by:笑口常開好運來A

道德經(jīng)問道心得合集1

打開App《道德經(jīng)》全文及譯文,值得收藏!7個月前·來自專欄歷史傳統(tǒng)文化田凌安田凌安?誦國學(xué)經(jīng)典,品圣賢之道?關(guān)注據(jù)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統(tǒng)計,老子的《道德經(jīng)...

by:笑口常開好運來A

道德經(jīng)問道心得合集2

誦國學(xué)經(jīng)典,品圣賢道據(jù)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統(tǒng)計,老子的《道德經(jīng)》是除了《圣經(jīng)》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fā)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道德經(jīng)》是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xué)作品。是...

by:笑口常開好運來A

《道德經(jīng)》問道心得--趙妙果

趙妙果老師對《道德經(jīng)》有著獨到的心解,認為道德經(jīng)是構(gòu)建和諧社會的根柢,她倡導(dǎo)學(xué)以致用,并進行了廣泛的學(xué)用實踐。

by:聽我讀經(jīng)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