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暖氣沒空調的古人如何過冬?他們的取暖“神器”可能比你家的更高級

2023-11-27 11:11:0119:02 1193
聲音簡介

在沒有暖氣和空調的古代,人們?nèi)绾芜^冬?

從火堆到火塘

對生活在溫帶的舊石器時代早期人類,尤其是距今約28萬年的遼寧營口金牛山人來說,要度過一年當中最難挨的一段時光,唯有靠火。火的使用和控制,是人類數(shù)百萬年進化過程中的關鍵一步。有了火,先民們告別“茹毛飲血”,吃上熟食這一飲食習慣的改變,間接促進了人類大腦、體質的進化。據(jù)測定,金牛山人腦容量為1390毫升,比周口店北京人腦容量平均值多,接近現(xiàn)代東亞人腦容量平均值。他們雖然不會人工取火,但已想盡各種辦法將火引入山洞,通過不斷添加樹枝、柴草的方式保持火的燃燒,并在固定的地方保存火種,借此抵御寒冷的侵襲與野獸的攻擊。

燒骨,舊石器時代,遼寧營口金牛山遺址出土,考古學家曾在金牛山人居住的洞穴里發(fā)現(xiàn)大量用火遺跡和遺物,據(jù)推測,金牛山人已學會在火堆旁壘起圓形的石頭圈,以便更好維持火勢,保存火種

考古學家曾在金牛山人居住的洞穴里發(fā)現(xiàn)大量用火遺跡和遺物,僅灰燼堆就發(fā)現(xiàn)了11個,其平面、剖面都比較規(guī)整,灰燼堆周圍,遍布燒骨和被火燒過的石塊。專家推測,金牛山人經(jīng)長期摸索,已學會在火堆旁壘起圓形的石頭圈,以便更好維持火勢,保存火種。白天,他們出外打獵,采集植物和果實,晚上回到洞穴后,扒開封火的火堆,金牛山人圍坐在一起,享受烤好的美食,度過漫漫冬夜。

新石器時代,隨著人們由狩獵-采集向農(nóng)耕生活方式的轉變,因燒烤、取暖生起的火堆被搬到了室內(nèi),早已掌握人工取火的仰韶文化居民們,在其定居的房屋中心部位,往往會挖出一個小坑,四周壘上磚石,中間用來生火取暖、做飯,這就是火塘的由來。

火塘形態(tài)多呈不規(guī)則的圓形、方形或是瓢形,位置一般面對門道,既有助于吸收氧氣助燃,又能阻擋寒風?;鹛吝吷嫌袝r還埋有陶罐,罐中滿是火種炭灰,可隨時將火塘的火重新點燃。人們的室內(nèi)生活基本圍繞火塘展開,烹飪、進食、取暖、議事、睡眠都在火塘邊進行,商周時代也是如此。一直到現(xiàn)在,火塘仍是南方一些少數(shù)民族家庭的核心場所,在普米族、納西族、白族、傣族等少數(shù)民族人眼中,火塘不僅用來烹飪、取暖,也是最神圣所在,是家族昌盛的象征。

最早的壁爐和溫室

春秋時期,出現(xiàn)了可移動的取暖器具燎爐。從河南省新鄭縣李家樓出土的“王子嬰次”青銅爐可看出,此時火盆腹部較淺,形制小而簡單。與爐配套出土的炭箕或漏鏟,用來轉移火種和添加木炭。這種小型火盆雖然便利,提供的熱量終究有限,如何讓整屋暖和起來,達到溫熱如春的效果,古人做出了很多探索。

“王子嬰次”青銅爐,春秋,燒炭燎爐,高11.3厘米、口縱45厘米、口橫36.6厘米,河南省新鄭縣李家樓出土,此爐腹部淺,提供熱量有限。來源/中國國家博物館

有人發(fā)現(xiàn)地面被火烤熱后不但不會潮濕,還會長時間保持適宜的熱度,于是有意識地將地面烤熱,坐臥其上,這種“燒地臥土”的取暖方式便是最早的火炕原型。春秋時期宋國一個叫作柳的宦官就是通過上述方式贏得了宋元公的寵愛。柳曾服侍宋平公多年,宋元公還是太子時就十分討厭他,一度想置其于死地。宋平公去世后,失去靠山的柳想盡辦法討好元公。依規(guī)定,在寒冬十二月守喪,宋元公不得“衣狐裘,坐熊席”,但元公的席位總是暖和的,原來是柳預先用炭火將席位烤暖,待元公將至再將炭火去掉。屁股暖暖的元公一高興,柳便保住了性命,再次成為寵臣。

不過,這種情況只適用于小范圍取暖,畢竟大面積燒地太過消耗能源,又會在屋內(nèi)產(chǎn)生大量煙塵。為了解決寒熱不均、烏煙瘴氣的情況,秦代建筑師們?yōu)榍赝踉O計了大型取暖設施壁爐——1974年在秦都咸陽一號建筑遺址中被發(fā)現(xiàn)。這些壁爐寬1.2米,縱深1.1米,高1.02米,爐身由土坯砌造,爐膛呈覆甕形,可使熱氣在膛內(nèi)有充分回旋余地,便于爐煙迅速排出?!叭搿弊中蔚臓t頂有利擴大散熱面積。爐口前有灰坑,爐左側有存放木炭的炭槽,木炭燃燒時間較長,可長時間保持室溫。壁爐被發(fā)現(xiàn)時上部建筑已被毀壞,無法得知煙道樣式。專家推測,發(fā)現(xiàn)的3座壁爐有2座供浴室采暖用,1座似高級統(tǒng)治者專用。

秦咸陽第一號宮殿室壁爐平剖面圖。來源/劉慶柱、陳國英:《秦都咸陽第一號宮殿建筑遺址簡報》,《文物》1976年第11期

花椒不僅可以當作香料,還“性溫”,將其搗碎了和泥涂在墻壁上可使人感覺到溫暖,以花椒為保溫材料的“溫室”相繼出現(xiàn)在西漢皇宮和貴族家中。典型代表如西漢未央宮里的“溫室殿”。“溫室殿”建于漢武帝時期,殿內(nèi)“以椒涂壁”,設有壁爐,掛有大雁羽毛做成的帷幔,地上鋪放著來自西域的毛毯?;实劢?jīng)常在此與朝臣商議國家大事。因椒泥良好的保溫性能,“溫室殿”冬季還可陳列花木,成為一時奇觀。

這種富貴人家在冬天“搗椒泥四壁”,布置溫房的做法一直延續(xù)到唐代。一到長安大雪天,豪貴家里“到處爇紅爐”,夜夜弦歌宴飲。木炭為人工燒成,在當時仍屬“奢侈品”,只有上層人士用得起。唐開元天寶年間,宮里曾收到一批從西涼地區(qū)運來的“瑞炭”百條,“各長尺余,其炭青色堅硬如鐵”,燒于爐中,無焰有光,每條可燒10日,熱氣逼人使人無法接近。

居家必備神器

俗話說,人冷先冷四肢,今有火籠、暖手、暖腳寶等各種神器,古也有熏籠、手爐、湯婆子等小型取暖用具。如今常為南方所用的火籠很可能就是由熏籠演變而來。熏籠為先秦時的熏衣用具,人們用竹篾編作透空的網(wǎng)罩,其下置爐,爐上置炭,或添香草,用以熏香衣物。從出土實物來看,熏籠不大,高度在20厘米左右。南北朝出現(xiàn)的竹火籠與其類似,加上提梁后可隨身攜帶,火籠內(nèi)有紅泥小爐,放置炭火用,將竹火籠放入衣袖內(nèi),周身可暖。

武則天時期,有人設計了一種迷你取暖神器,名“臥褥香壚”,其實就是香球與迷你火爐的結合。拿來放在被子里取暖、熏香用。它的構造十分精巧,由幾個軸心線相互垂直的金屬環(huán)構成,中央軸心處安裝有置放木炭的容器,外面以鏤空金屬球包裹。神奇之處在于,任憑球體香爐怎么旋轉,燃點木炭的容器始終處于水平位置,絲毫不用擔心火炭會傾覆、外泄,放進被窩里安全又方便。

唐代鎏金銀香囊。來源/中國國家博物館

銅的導熱性能好,人們在橢圓形的銅質爐內(nèi)放火或是尚有余溫的灶灰,爐子外加罩,爐上加上小提手,便成了握于手中,暖手暖心的手爐。古裝電視劇中,手爐經(jīng)常出鏡,身中火寒之毒的梅長蘇,相當怕冷,一到冬天就得圍上毛披肩,手捧一只銅手爐,《甄嬛傳》中的娘娘、小主們,也是個個穿著毛領,捧著手爐,抵御風寒。手爐是明清帝后、嬪妃們常用的取暖神器,在清人陳枚為描繪宮廷嬪妃深宮生活所做的《月曼清游圖》冊中,嬪妃們手中的手爐,看起來跟小茶壺一樣,金光閃閃。

清代掐絲琺瑯海棠式手爐。來源/故宮博物院

民間常用的一種取暖神器則是起源于宋朝,名為“湯婆子”的金屬圓壺,一般以銅、錫制成,使用方法與熱水袋類似。冬天在圓壺里裝上熱水,擰上蓋子,包上布,放入被窩中暖腳,又得名“腳婆”。這湯婆子不容易損壞,特別實用,有了它,宋人黃庭堅能“夜夜睡到明”。一直到現(xiàn)在,“湯婆子”都是南方很多家庭必備的過冬神器。

沒棉花前穿什么取暖?

冬季待在室內(nèi)當然是最好的選擇,如果非要出門,古人如何保證自己不被凍成狗?靠羽絨服、棉衣?——這些在唐宋之前都還沒有出現(xiàn)。那穿什么取暖?有錢人家當然穿由狐貍皮、貂皮等貴重獸皮制成的裘,平民百姓則選擇粗糙、價格低廉的羊皮、狗皮,或以絲綿、麻絮填充衣物。

古人穿裘,有毛的一面是露在外面的,戰(zhàn)國初,魏國開國君主魏文侯有一回出宮巡視,路上碰見一個反穿皮裘身背柴草的人,很是納悶,問及原因,那人回答道,“因為只有一件皮裘,如果干活時把毛穿在外面的話,毛就會被磨光了”。魏文侯大笑道,“難道你不知道,等皮板磨壞以后,毛也就掉光了嗎?”

清代明黃色彩云金龍紋天馬皮鑲貂皮邊男朝袍。來源/故宮博物院

唐宋時期,造紙業(yè)和造紙技術大為發(fā)展,用于取暖的紙衣、紙被相繼出現(xiàn)。如果拿現(xiàn)在又輕又脆的紙做一件衣服,一套被子,你肯定會嚴重懷疑它的可用性,更別提保暖了??赡菚r的紙不一樣,多為以樹皮為原料的皮紙,堅韌敦厚,特別是宋代紙衣、紙被用料,主要為拉力強,耐折耐磨的楮樹皮紙,只要控制好一定的厚度和打漿度,就可制成既便宜、又能擋雨露風寒的紙衣。

起初,穿紙衣只是無布可衣的窮人的無奈之舉。當時的制作工藝相當原始,就是拿幾張紙黏結起來,圍身擋寒。至宋代,制作紙衣已成為專門的行業(yè),有一套完整的工序:首先為處理紙衣料,“每一百幅用胡桃、乳香各一兩煮之,不爾,蒸之亦妙,如蒸之即恒。灑乳香等水,令熱熟陰干”。然后將紙卷在箭桿上,通過各種方式讓它變得柔韌。接著才是剪裁縫補,增添襯里等各種工序。紙衣里納麻絮,便成紙襖。再往大了做,就成了紙被。

紙衣價廉,方便制作,嚴冬時節(jié)給流落街市的乞丐散發(fā)紙衣成為宋代官方濟貧舉措,有的機構直接散發(fā)紙被,節(jié)省經(jīng)費。紙料的潔白輕軟,“無聲白似云”頗符合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美學趣味,著紙衣、蓋紙被成為當時文人圈的一種風尚。

對于紙被在大雪天帶來的溫暖,陸游深有體會,他曾寫詩感謝贈其紙被的友人,贊嘆道,“紙被圍身度雪天,白于狐腋軟如綿?!比绻埍蛔兣K變舊,吱吱作響了,大生活家蘇東坡教你應對方法,“紙被舊而毛起者,將破,用黃蜀葵梗五七根,捶碎,水浸,涎刷之,則如新,或用木槿葉搗水,刷之,亦妙?!奔堃隆⒓埍坏淖畲髥栴}在于不透氣,長期用對身體不好,所以冬天防寒還得將布衣、紙衣?lián)Q著穿。

紫禁城里的“地暖系統(tǒng)”

“南人習床,北人尚炕”,千年間火炕伴隨北方人度過了無數(shù)個寒冬。至遲在魏晉時期,東北地區(qū)已有使用火炕的記錄,當時方法比較原始,白天,人們在灶臺煮飯做菜,晚上撤去炊具,堵上火孔,置席睡臥其上。這就是原始的“暖床”。后來,暖床經(jīng)過不斷改造與完善,與灶分離成用煙道相連接的兩體,煙道里的煙順著屋外煙囪排出,火炕就此產(chǎn)生。

遼金之際,火炕技術發(fā)展到相當完善的程度,“人們以土做炕床,一面聯(lián)墻,一邊有火門,炕內(nèi)中空如盆。天冷時,開火門點火借以取暖;天熱時,閉火門用以納涼?!苯鹑怂X、飲食娛樂均在炕上進行,就連“金主聚諸將共食”,接見異國使臣大設國宴,也是在炕上“用矮臺子,或木盤相接”。

南宋文人朱弁曾自薦為宋朝使節(jié)赴金,在北方被扣留多年,當他看到火炕時,簡直驚呆了,原來冬天可以這么溫暖!不由得寫詩感嘆連貂皮衣服都無法抵御的北方嚴寒問題,就這樣被暖洋洋的火炕解決了。

明清定都北京,偌大紫禁城里,如何取暖成了重要問題。建筑師們根據(jù)火炕原理,發(fā)明了火地取暖法,即在紫禁城宮殿下面鋪設地下火道,或在炕床下砌火道,然后在殿外廊下灶口處燒炭,由此產(chǎn)生的熱氣通過火道傳到室內(nèi)地面,從而實現(xiàn)地暖功效。

掐絲琺瑯八吉祥紋火盆,清中期,高21厘米,口徑51.7厘米,底徑31.5厘米,火盆在冬天置于宮殿或庭院內(nèi),用以燒炭取暖,主要有掐絲琺瑯和銅兩種材質。來源/故宮博物院

火地由燒火用的工作坑、爐膛、主煙道、支煙道、排煙道幾部分組成。工作坑設在室外,深約1米,不用時用木板蓋上,如平地一般,用時則掀開木板,由專管點火燒炕的太監(jiān)下到工作坑里去燒炭。排煙道也在室外,如此一來可避免煙灰污染,又可保障炭火熱氣沿著主、支煙道分流到各個煙室、地面,確保受熱面積均勻,溫和。如若在有火道流通的地方以木板隔斷將此區(qū)域包圍起來,便成了名副其實的暖閣,皇宮里東西暖閣取暖的奧妙就在此。

意大利傳教士馬國賢深受康熙皇帝賞識,在紫禁城待了13年,對宮中取暖方式印象深刻。他說,“北京冬天使用的爐子,不像我在德國、荷蘭和英國見的爐子。歐洲的爐子立在房間里,像小灶一樣。這兒的爐子在室內(nèi)不占地方,熱量通過火道傳導到室內(nèi),這些火道完全鋪設在地板的下面。按照歐洲取暖的方法,當我們雙足還冷時,頭已很熱了。在北京雙腳卻總是舒適而暖和。適度的熱量均勻地充滿在房間的每個角落。”

冬季防火防毒很重要

在宮里鋪設地下火道,不僅耗費不少人力物力,施工稍有不慎容易引起建筑下陷,火地取暖更多適用于寢宮而非紫禁城大殿,如太和、中和、保和殿?;实鄱旧系?,舉行殿試、宴會等大型活動,還得靠最常見的方法來御寒,那就是燒火盆。為了防止火災,炭盆外有制作精美的透氣籠罩,時人稱之為“熏籠”。熏籠有大有小,放置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宮、坤寧宮等處,現(xiàn)在在紫禁城三大殿里還能看見。

炭盆取暖不是每一座宮殿、每一個人都能享用,而是有嚴格的等級制度。配給炭盆及供給炭的數(shù)量依地位等級分配,“皇帝妃嬪中答應、常在等地位低下的人就沒有資格使用炭盆取暖”。宮里冬季使用燃料無外乎煤、炭、木柴,熏殿用的火盆主要使用紅籮炭,由易州一帶山中硬木燒成,運到紅籮廠,按尺寸鋸截,每根長尺許,圓徑二三寸不等,放在圓形荊筐里,外刷紅土,表明宮廷特供。這種炭很耐燒,不會爆出火星。

紅籮炭無煙無味,大冬天在室內(nèi)燃燒,若通風不好易導致一氧化碳中毒,明代太監(jiān)劉若愚曾注意到,紅籮炭“如經(jīng)伏雨久淋,性未過盡,而火氣太熾,多能損人,倏令眩暈,昏迷發(fā)嘔”,大人悶了尚可到室外透氣,可襁褓中的“皇子女嬰”很可能因此中毒早早夭亡。乾隆年間,宮廷用炭量驚人,當時標準為:皇太后日120斤、皇后110斤、皇貴妃90斤、貴妃70斤、公主30斤、皇子20斤、皇孫10斤。

《雍親王題書堂深居圖屏·裘裝對鏡》軸,清,宮廷畫師繪,絹本設色,縱184 厘米,橫98厘米,畫面上仕女身著裘裝,一手搭于暖爐上御寒,一手持銅鏡,神情專注地對鏡自賞。來源/故宮博物院

從明永樂十二年紫禁城初具規(guī)模到1912年大清王朝滅亡,將近500年時間里,皇宮共發(fā)生火災58起,清代發(fā)生的11起火災中,有一起就與炭盆用火有關。那是清嘉慶二年冬十月的一天,乾清宮掌火太監(jiān)郝士通夜里將火盆木炭悶滅后,隨手將其放在乾清宮東穿堂楠木隔旁。沒想到,待他走后,未被完全熄滅的余燼死灰復燃,燒到了楠木隔,火勢很快從乾清宮蔓延至附近的交泰殿、弘德殿、昭仁殿,一時火光沖天。雖然大家極力救火,無奈火勢太猛,就連交泰殿后的坤寧宮前檐也被火熏灼,幸虧西北風起,才幸免于難。乾清宮、交泰殿、弘德殿、昭仁殿就此化為灰燼,龍顏大怒,郝士通被處死,與火災相關聯(lián)的25位太監(jiān)受到了重罰。

清嘉慶二十四年冬十月一天,嘉慶皇帝嚴飭內(nèi)務府大臣在太和殿放置太多火盆,這樣既不暖和,又費錢,尤其是窗戶一開,火星亂竄,幸得御前大臣侍衛(wèi)等紛紛踹滅才不致引起火災。此后,嘉慶帝下令以后在保和殿、太和殿設宴,只準在兩角處設炭火二盆,盆內(nèi)炭火用灰掩蓋,窗戶只能開中間的;在太和殿、中和殿閱視祝版時,不需安設火盆,兩邊隔扇亦不準開。如有違規(guī)者,降職處理,由此杜絕一切火災隱患。

可見,古人避寒取暖,無不圍繞“火”展開,大至火塘、火炕、壁爐、熏籠等供暖設備,小至手爐、腳爐、臥褥香爐等居家必備取暖神器,都離不開它。如恩格斯所說:“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種自然力,從而最終把人同動物界分開。”學會生火也讓古人想出諸多應對凜冬的方法,把冬天變成了春天。

參考資料:

周振宇《舊石器時代的火塘與古人類用火》

王石天《試論古代中國的衣料》

游修齡《紙衣和紙被》

揚之水《也說紙被兼及紙衣》

朱慶征《關于明清皇宮冬季取暖的幾個問題》等

用戶評論

表情0/300
喵,沒有找到相關結果~
暫時沒有評論,下載喜馬拉雅與主播互動
猜你喜歡
古人如何起名

起名字是一門學問,而且“姓名學”還歷史悠久,孔子曾說:名不正言不順!蘇東坡也說:世間唯名實不可欺!姓名好似一個人的名片,它對人類區(qū)分個體,正常有序地交往起著重要...

by:聽友90651424

古人如何說愛你

古代欲語還休,含情脈脈如何表達我愛你(???)

by:豆豆啊哎

古人如何說我愛你

人人都會說我愛你,但古人更有意思。

by:聽書讀書共分享

古人如何說“我愛你”

有人說“我愛你”是世界上最動聽的話語,因為它代表著兩顆心靈最高的交流。那么在古代那種欲語還休,含情脈脈的時代,古人們又是如果表達出“我愛你”的意思呢?

by:凌云出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