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行亂象頻出,戶外組織不能對“追風少年”來者不拒|新京報快評

2024-08-29 15:52:0204:59 738
所屬專輯:新京報評論
聲音簡介

近日,《法治日報》記者調查發(fā)現,隨著騎行熱的攀升,國內一些城市馬路上出現了不少不滿12周歲的青少年騎行者。這些青少年騎行者有的來自騎行社團、戶外組織等機構,有的是在家長陪同下進行“親子騎行”,有的甚至跨省進行長途騎行。值得注意的是,孩子們的身上鮮少配備充足的安全保障。

報道中描繪的畫面著實讓人捏了把汗:有孩子在綠燈亮起那一刻立即加速沖出騎行道,在人流與車流間橫沖直撞,把家長甩到了“九霄云外”;也有小身板的孩子騎著尺寸比自己大出不少的自行車,搖搖晃晃、吃力地蹬著前行;還有的孩子和身旁的伙伴玩起了“競速”。

“Citywalk”爆火之后,“Cityride”緊接著成為廣受歡迎的時尚潮流運動和生活休閑方式。

騎行的好處多多,它不僅是一項非常有益的健身項目,也代表了一種低碳環(huán)保的綠色生活方式。對不少人而言,騎行也可以作為一種社交活動,因此吸引了不少年輕人加入,一躍成為新晉的運動圈“頂流”。

然而,適合成人的運動不一定都適合孩子,更不意味著安全可以拋到一邊。貿然讓青少年加入公路騎行隊伍,缺少安全防護措施,無異于拿生命在冒險。

許多人可能都對不久前發(fā)生的一起事故印象深刻:一名11歲男孩跟著父親以及自行車隊進行公路騎行時,不小心摔倒進入對面車道,之后遭對向行駛汽車碾軋,釀成慘劇。

檢索就會發(fā)現,今年暑假期間,全國不少地方都有青少年騎行事故的報道。根據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進行的事故案例數據分析,近幾年,不滿12周歲騎行自行車出事故的占騎行事故的7.5%。2022年,自主駕車死亡的兒童中,騎自行車的占總死亡人數的3.8%??梢?,隨著騎行熱的持續(xù),青少年群體的騎行安全問題應該引起更多的重視。

為什么家長、機構甘冒風險,讓未滿12歲的青少年在公路上騎自行車?答案很明顯。首先是因為麻痹大意,輕視了公路騎行的危險;也未曾對自身和孩子的運動能力、判斷能力、反應能力進行科學評估,因而盲目作出相應的決定。

其次,是對法律法規(guī)不夠重視。要知道,組織者允許未滿12歲的孩子加入騎行隊伍,如果在線路選擇、安全保障等方面存在疏忽或過錯,導致孩子發(fā)生意外,是需要承擔連帶責任的。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原因可能是趕潮流、圖新鮮。在社會氛圍烘托下,一些人把騎行當成一件很酷的事,發(fā)發(fā)朋友圈、曬個短視頻,卻缺乏對騎行知識的系統(tǒng)了解學習,更沒有帶領孩子全面認識這項運動,僅僅買輛車就貿然加入。這些因素都該引起重視。

追風少年,安全是第一前提。解決這一問題,首先家長和孩子得繃緊腦中“安全弦”,充分認識這項熱門運動背后的安全隱患。要知道,很多專業(yè)自行車需要專門學習才能熟練掌握騎行技巧,如果要上路騎行,頭盔、手套、護膝等安全裝備一定不能省。

另外,相關部門也要對組織不滿12周歲的機構加強監(jiān)管,限制他們的違法商業(yè)行為,防止這些機構盲目鼓吹少年騎行、親子騎行。從報道看,一些騎行社團、戶外組織等機構專門開設“親子騎行營”,還有成人騎行營對兒童“來者不拒”。這顯然應該引起有關部門的關注,督促其不要觸碰“紅線”。

同時,學校、媒體、交管部門等組織和部門也有責任加強宣傳,讓青少年充分接觸了解騎行安全知識,讓社會更全面地認識騎行運動的優(yōu)點與風險。

當然,既然有相應的需求,那一味地禁止,自然也難以杜絕。因此,也期待一些適合兒童騎行的場地和安全路線,能夠更多地出現在我們生活的城市中,既讓孩子有機會接觸這項潮流運動,又要避免與機動車、人流混行的危險。如此,既能盡最大可能減少青少年因騎行導致的事故,也可以滿足其需求。

用戶評論

表情0/300
喵,沒有找到相關結果~
暫時沒有評論,下載喜馬拉雅與主播互動
猜你喜歡
戶外世界

在這里足不出戶,賞聽戶外美好風景!

by:笑言悅耳

戶外有風險

兩名在內蒙古阿拉善巴丹吉林沙漠探險失聯的吉林大學生5月29日被找到?!睹利悆让晒拧仿搫佣喾搅α浚瑸槟馕鰬敉馓诫U運動存在的風險,講述如何準備及自救。

by:面朝大海的旅行日記

岳下|戶外頻道

這是一檔有關戶外運動和生活方式的播客!本節(jié)目聽友群「岳下|戶外」會發(fā)布節(jié)目信息、戶外品牌團購福利、岳下自有品牌優(yōu)惠券、也歡迎大家在交流戶外運動和行業(yè)信息。加群方...

by:老柴_

戶外探險公開課

溫馨提示:戶外探險FM所有音頻已遷移至戶外探險outdoor微信公眾號上,微信搜索戶外探險outdoor(ID:outdoormag)發(fā)現更多精彩內容!

by:戶外探險OUTDO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