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國事物的轉(zhuǎn)譯

327

查看旅行指南中的地圖,可以了解很多關(guān)于這座城市運行方式的假設(shè)。熱門景點或提供特定服務(wù)的點比那些只具有常規(guī)功能的點被標記得更明顯,其他的地點則沒有標記甚至是一片空白。這類城市地圖是針對特定讀者的。以歷史上的英文上海指南為例,你會發(fā)現(xiàn)旅館和總會被標識得很清楚,但在某一兩張地圖,城墻內(nèi)的老縣城是一片空白。例如,1904年的一份指南就認為沒有必要向訪滬的外國游客提供任何關(guān)于老縣城(the Chinese city)的指引。為什么要去那里呢,可能學到什么?目標讀者因此對這個區(qū)域一無所知,諷刺或偏見遂填補了這塊空白:街道狹窄、空氣污濁、危險陰暗是幾個常見的偏見。早期用英語寫的上海史對老縣城的描寫同樣是一片空白。縣城西北方再過去幾個街區(qū)是另一個在城市地圖上非常顯眼的地方,它不僅與老縣城的形狀相呼應(yīng),而且以自己的方式基本上呈空白狀,那就是上海跑馬廳。 [1] 我認為可以公平地說,盡管上海跑馬廳在旅游指南上被標出,并且有相關(guān)條目,被放在有組織的休閑和運動項下,但是它在我們的歷史著作中往往是空白的,或者被留給諷刺或偏見。在這本書中,張寧非常清楚且有力地解釋了為什么我們不該讓它保持空白,以及通過考察上海跑馬廳和其他類似地點的運作與變化,如何可以加深我們對中國近代史和城市史的認識。


19世紀下半葉,從上海登岸的歐美人士是來工作的。我們知道這些人買了什么、賣了什么、建造了什么、拆毀了什么、寫了什么——我們認為自己了解他們的想法、他們是誰、他們?nèi)绾紊?,最后如何離開世間的。我們有關(guān)于上海洋行的歷史、外交史、正常的傳記和美化了的傳記;我們有關(guān)于公共租界及工部局、法租界、上海建筑、醫(yī)療和公共衛(wèi)生、傳教士活動、捕房、教育、銀行、證券交易等方面的史作。相關(guān)著作極多,不僅僅是因為外國企業(yè)、傳教士和外國勢力給我們留下了大量的檔案和印刷品。但是,當我們認真研究上海的商業(yè)、外交、沖突、宗教(不過我們只是在一定程度上仔細研究了傳教士,對19世紀在華外國男女實際的宗教信仰與實踐其實了解有限)、醫(yī)療、暴力和性時,我們很少注意有組織的休閑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