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林文叢-走在回家的路上-3

2018-10-09 13:04:5605:23 165
聲音簡介

走在回家的路上(3)

文:梓林  北京001志愿者

 2000年,北京三聯(lián)書店出版我的第一本專著《企業(yè)游戲——近距離文化觀察》。汪丁丁為這本書寫了《跋》。


2011年,我的第30冊書《落地無聲——故事中的經濟學》出版,在封底上我寫下一句話:這是作者最后一本關于經濟學和企業(yè)管理方面的著作。從此,我把為職場寫作,調整為與自己對話。


汪丁丁在《回家的路》序言中說:“我以前的文集已經獻給了我深愛著的,比我年長和與我同齡的人們?,F(xiàn)在把這本書獻給比我年輕的人們,獻給那些生活在未來時代,目前活得并不幸福,甚至非常苦惱的人們,獻給那些渴望回家的人們?!?/span>


北大公益講座在創(chuàng)辦之初,就明確提出:我們最愿意給那些在2040年,年齡處于40歲至50歲之間的人們開課,因為那一年,是鴉片戰(zhàn)爭200周年。歷史給了中華民族200年的轉型發(fā)展時間,那個時候的中堅力量:正是40歲至50歲的人們。


盡管7年多來,我們也給公務員、企業(yè)職員、老干所離休干部、警察、服刑人員和戒毒所學員,傳播“光明圓融善”的理念,但我們還是對孩子們更情有獨鐘。因為他們才真正是活在未來時代的一群人。


盡管說和寫是一件很私己的事情,但對象的不同,自然決定寫作的內容以及表達的方式。汪丁丁說:“對于思考者而言,他是我說的必須是思考同樣問題的人才能明白;對于言說者而言,他說的必須針對不同的角度才有必要。”


北大公益講座,這些年來,即不靠行政推廣,也非市場營銷,能夠生存下來,并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一是因為我們找到了思考同樣問題的人;二是因為我們適合了不同職業(yè)、不同社會地位、不同年齡、不同學歷和不同閱歷的人們的不同角度,找到不同人群的最大公約數(shù),可以讓每一位受眾隨心所欲,各取所需。不僅僅是因為我們盡善盡美盡心的備課,而且還在于我們打開的心靈之窗,是每一個人內心深處都希望打開的那扇窗。當然,最重要的是,我們放下自以為是,只是解剖自己,給出的都是自己人生經歷的實證。


任何物質的家園,無論有多么豪華,都不可能裝得下我們的心,在回家的路上,其實最終我們都會從外求走回內求。因為精神的家園,永遠都是我們追尋的夢想,無論離我們有多遠,只要矢志向前,每走一步,都會更近一點兒。


想起西方的一句名言:人類最終的精神歸宿,一是宗教,二是藝術。東方則說的更簡單:凈土。



用戶評論

表情0/300
喵,沒有找到相關結果~
暫時沒有評論,下載喜馬拉雅與主播互動
猜你喜歡
《喬梓文叢》作者 李良和 李文林 (選讀)

《喬梓文叢》為吾之先父李文林(1938-2019)編著,包括《李良和詩詞文稿》(上篇,乃吾之先祖父遺稿)與《恨少齋文存》(下篇,乃吾先父遺著)兩部分,由山西出版...

by:清風Lxz

小雅文叢-長物志

《長物志》十二卷,室廬有制,貴真爽而倩、古而潔也;花木、水石、禽魚有,貴其秀而遠、宜而趣也;書畫有目,貴其奇而逸、雋而永也;幾榻有度,器具有式,位置有定,貴其...

by:阿莼的聲音

甲骨文叢書《午夜北平》

歡迎收聽《午夜北平》由李謙虛播講1937年1月,在外人免入的北平使館區(qū)里,外僑們緊張地等待著達摩克利斯之劍落下。日軍已經占領東北,準備揮師南下。據(jù)說,蔣介石和...

by:李謙虛

行走在路上

一起鍛煉,一起行走在路上,一起領略千年姑蘇的無限美景。

by:帥帥姐姐La

走在攀登的路上

記錄有聲經歷

by:_祺惠

走在人生的邊緣

短小而精美,靈性而深邃。言簡而雋永的吉光片語,能幫助讀者,領略名家學者的點滴妙語、雅趣文字,一窺學術經典背后的豐富人生。

by:但愿人長久久久

走在山間的小路

走在鄉(xiāng)間小路在沒有整體畫面意識的時候,就用零碎兒組合吧,哪空畫哪,直至填滿為止。我經常不是想好了或是想到了畫什么,而是拿起筆就停不下來,就是大腦一片空白,也先要...

by:藝術與繪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