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絮】梁文道:身為財經(jīng)小白,為什么我喜歡聽吳曉波?

2016-07-01 19:56:4700:42 26.1萬
聲音簡介

柳傳志,雷軍,梁文道,馮侖,大佬攜手為吳曉波傾情獻聲,強烈推薦——

《每天聽見吳曉波》 清晨5分鐘,喚醒你的商業(yè)智慧


身處信息大爆炸的時代,潮水般的新聞,似是而非的觀點……什么是有價值的信息,它真的對我們重要嗎?

你是否感覺越來越迷茫?該不該買房?要不要炒股?怎樣配置資產?如何提升自己?需要讀什么樣的書?

這些問題,吳曉波會在每天早晨,給你最真誠的解答。談時事、談讀書、談每天的所思所感所遇,世界如此喧囂,真相何其稀少,你需要《每天聽見吳曉波》,這是一檔解答你人生疑惑的音頻節(jié)目。每天五分鐘,吳曉波為你分析當前的經(jīng)濟形勢,評說時下的財經(jīng)熱點,告訴你那些使他大受啟發(fā)的經(jīng)典書籍。


認識主播

吳曉波,中國當代著名財經(jīng)作家、“藍獅子”財經(jīng)圖書出版人,中國企業(yè)史研究第一人。

1990年,22歲的吳曉波從復旦大學中文系新聞專業(yè)畢業(yè),進入新華社浙江分社,開始了他長達13年的商業(yè)記者生涯。

三十歲的時候,吳曉波開始寫書。著有《大敗局》《激蕩三十年》《歷代經(jīng)濟變革得失》等廣具影響力的圖書。

2014年,吳曉波開設財經(jīng)自媒體“吳曉波頻道”,成為該領域的標桿,其中微信公眾號訂閱粉絲已經(jīng)突破170萬。

這位擁有自己島嶼的寫作者和商人,悠然自得而又孜孜不倦地為這個世界供應觀念,同時告誡年輕人:不要著急,不要焦慮。


愛聽人群

▲認可商業(yè)之美的商業(yè)愛好者

▲樂于提升“金融智商”的職場打拼者

▲崇尚自我奮斗的創(chuàng)業(yè)者


購買須知

▲《每天聽見吳曉波》7月5號正式上線開售
▲此專輯為年付費節(jié)目,180/

▲每周一至周五播出

▲訂閱成功后,即可享受全年預計260期的音頻內容

▲如您有任何問題,可隨時聯(lián)系喜馬拉雅客服QQ3063853417


超值福利

▲免費收聽馮侖,柳傳志,雷軍,梁文道大咖花絮

75號上線首日,免費試聽一集

▲不到1元錢,喚醒你的商業(yè)智慧

▲更多神秘福利敬請期待

 

精華預覽(2016/7/5—7/8)

上海房價未來五年還會翻番(免費試聽)

百年老店是社會進步的障礙物

吳曉波教你如何讀透一本書

這個問題困擾了一群企業(yè)家



用戶評論

表情0/300

聽友301664718

說吳曉波說話清楚,我就想笑,這是誰說的?原來是梁文道,難怪。兩個人說話都不清楚,一個稍微好一點,連梁冬這么口齒不清的人都在做節(jié)目,如今也真是阿貓阿狗都出來,都號稱說得清楚了。

綠淺和深藍

梁文道先生講書特別好,推薦的絕對要捧場

1587729fdjt

腰封小王子登基了。道長景上添花,真是討喜又討巧。

1585393gign

好貴呀!150大洋聽一次啊

猜你喜歡
味道 梁文道

梁文道食評文集《味道》之一,討論“吃”的社會意涵,挖掘不同場合、不同人群、不同社會、不同時代人們“吃”的不同內容與邏輯,引出“吃”作為不可或缺的社會紐帶的意義。

by:王vita

梁文道《我執(zhí)》

你所見到的,只不過是自己的想象;你以為是自己的,只不過是種偶然…握得越緊越是徒然。此之謂我執(zhí)。

by:夜梧桐_ys

《常識》梁文道

梁文道先生的時評文字結集,談及社會諸多方面,十分具有討論價值。

by:EY讀喜歡的書

《常識》梁文道

一個知識分子眼中的大國民與小世界

by:王vita

梁文道 · 八分

梁文道播客《八分》每周三、周五晚8點更新,歡迎留言說出你的問題和建議。

by:看理想vistopia

我執(zhí)|梁文道|“秘學筆記”

本書為梁文道先生所撰寫的散文隨筆集,是以香港《成報》文采版專欄“秘學筆記”的文字為主,談及愛情婚姻、日常生活、疾病經(jīng)歷、信仰感悟、城市文化、文學藝術、歷史記憶等...

by:謎底的魚

梁文道:聞道而來【全集】

1.4億人都在聽的梁文道獨家精神私貨?!读何牡溃郝劦蓝鴣怼酚闪何牡琅c看理想團隊共同打造,品鑒萬象,解讀大千世界;百無禁忌,講透廣闊人生,為你提供了解世界及自己的...

by:凌財神520

聲音主播

696391339.6萬

簡介:《每天聽見吳曉波·第八季》上線更新中! 這是財經(jīng)作家吳曉波帶領“巴九靈”們運營的知識頻道,提供內容涵蓋財經(jīng)知識、企業(yè)管理、財富增長、職場進階、人文見識等。挖掘新聞背后的財經(jīng)知識,發(fā)現(xiàn)數(shù)據(jù)中的商業(yè)價值,理解上億新中產的需求與焦慮,共同與時代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