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實秋:放風箏

2023-05-13 23:27:2811:08 3.9萬
聲音簡介




偶見街上小兒放風箏,拖著一根棉線滿街跑,嬉戲為歡,狀乃至樂。


那所謂風箏,不過是竹篾架上糊一點紙,一尺見方,頂多底下綴著一些紙穗,其結果往往是繞掛在街旁的電線上。 


常因此想起我小時候在北平放風箏的情形。


我對放風箏有特殊的癖好,從孩提時起直到三四十歲,遇有機會從沒有放棄過這一有趣的游戲。


在北平,放風箏有一定的季節(jié),大約總是在新年過后開春的時候為宜。


這時節(jié),風勁而穩(wěn)。嚴冬時風很大,過于兇猛,春季過后則風又嫌微弱了。


開春的時候,蔚藍的天,風不斷地吹,最好放風箏。 北平的風箏最考究。


這是因為北平的有閑階級的人多,如八旗子弟,凡屬耳目聲色之娛的事物都特別發(fā)展。


我家住在東城,東四南大街,在內(nèi)務部街與史家胡同之間有一個二郎廟,廟旁邊有一風箏鋪,鋪主姓于,人稱“風箏于”。


他做的風箏在城里頗有小名。我家離他近,買風箏特別方便。


他做的風箏,種類繁多,如肥沙雁、瘦沙雁、龍井魚、蝴蝶、蜻蜓、鲇魚、燈籠、白菜、蜈蚣、美人兒、八卦、蛤蟆,以及其他形形色色。


魚的眼睛是活動的,放起來滴溜溜地轉(zhuǎn),尾巴拖得很長,臨風波動。


蝴蝶蜻蜓的翅膀也有軟的,波動起來也很好看。風箏的架子是竹制的,上面繃起高麗紙面,講究的要用絹綢,繪制很是精致,彩色繽紛。


風箏于的出品,最精采的是“提線”拴得角度準確,放起來不“折筋斗”,平平穩(wěn)穩(wěn)。


風箏小者三尺,大者一丈以上,通常在家里玩玩有三尺到七尺就很夠了。


新年廠甸開放,風箏攤販也很多,品質(zhì)也還可以。 


放風箏的線,小風箏用棉線即可,三尺以上就要用棉線數(shù)綹捻成的“小線”,小線也有粗細之分,視需要而定。


考究的要用“老弦”:取其堅牢,而且分量較輕,放起來可以扭成直線,不似小線之動輒出一圓兜。


線通常繞在竹制的可旋轉(zhuǎn)的“線桄子”上。講究的是硬木制的線桄子。


旋轉(zhuǎn)起來特別靈活迅速。用食指打一下,桄子即轉(zhuǎn)十幾轉(zhuǎn),自然地把線繞上去了。 


有人放風箏,尤其是較大的風箏,常到城根或其他空曠的地方去,因為那里風大,一抖就起來了,尤其是那一種特制的巨型風箏,名為“拍子”,長方形的,方方正正沒有一點花樣,最大的沒有超過九尺。


北平的住宅都有個院子,放風箏的時候先測定風向,要有人帶起一根大竹桿,竿頂置有鐵叉頭或銅叉頭(即掛畫所用的那種叉子),把風箏挑起,高高舉起到房檐之上,


等著風一來,一抖,風箏就飛上天去,竹桿就可以撤了,有時候風不夠大,舉竹桿的人還要爬上房去踞坐在房脊上面。


有時候,費了不少手腳,而風猶不至,只好廢然作罷,不過這種掃興的機會并不太多。 


風箏和飛機一樣,在起飛的時候和著陸的時候最易失事。電線和樹都是最礙事的,須善為躲避。


風箏一上天,就沒有事,有時候進入罡風境界,直不需用手牽著,大可以把線拴在屋柱上面,自己進屋休息,甚至拴一夜,明天再去收回。


春寒料峭,在院子里久了會凍得涕泗交流,線弦有時也會把手指勒得青疼,甚至出血,是需要到屋里去休息取暖的。 


風箏之“箏”字,原是一種樂器,似瑟而十三弦。所以顧名思義,風箏也是要有聲響的。


《詢芻錄》云:“五代李鄴于宮中作紙鳶,引線乘風為戲,后于鳶首,以竹為笛,使風人竹,聲如箏鳴?!边@記載是對的。


不過我們在北平所放的風箏,倒不是“以竹為笛”,帶響的風箏有兩種,一種是帶鑼鼓的,一種是帶弦弓的,二者兼?zhèn)涞漠斎灰膊皇菦]有。


所謂鑼鼓,即是利用風車的原理捶打紙制的小鼓,清脆可聽。弦弓的聲音比較更為悅耳。


有高駢風箏詩為證:夜靜弦聲響碧空, 宮商信任往來風, 依稀似曲才堪聽,又被風吹別調(diào)中。 




我以為放風箏是一件頗有情趣的事。


人生在世上,局促在一個小圈圈里,大概沒有不想偶而遠走高飛一下的。


出門旅行,游山逛水,是一個辦法,然亦不可常得。


放風箏時,手牽著一根線,看風箏冉冉上升,然后停在高空,這時節(jié)仿佛自己也跟著風箏飛起了,俯瞰塵寰,怡然自得。


我想這也許是自己想飛而不可得,一種變相的自我滿足罷。


春天的午后,看著天空飄著別人家放起的風箏,雖然也覺得好玩,究不若自己手里牽著線的較為親切,那風箏就好像是載著自己的一片心情上了天。


真是的,在把風箏收回來的時候,心里泛起一種異樣的感覺,好像是游罷歸來,雖然不是掃興,至少也是盡興之后的那種疲憊狀態(tài),懶洋洋的,無話可說,從天上又回到了人間。


從天上翱翔又回到匍匐地上。 放風箏還可以“送幡兒”(俗呼為“送飯兒”)。


用鐵絲圈套在風箏線上,圈上附一長紙條,在放線的時候鐵絲圈和長紙條便被風吹著慢慢地滑上天去,紙幡在天空飛蕩,直到抵達風箏腳下為止。


在夜間還可以把一盞一盞的小紅燈籠送上去,黑暗中不見風箏,只見紅燈朵朵在天上游來游去。 


放風箏有時也需要一點點技巧。最重要的是在放線松弛之間要控制得宜。


風太勁,風箏陡然向高處躍起,左右搖晃,把線拉得繃緊,這時節(jié)一不小心風箏便會倒栽下去。


栽下去不要慌,趕快把線一松,它立刻又會浮起,有時候風箏已落到視線所不能及的地方,依然可以把它挽救起來,凡事不宜操之過急,放松一步,往往可以化險為夷,放風箏亦一例也。


技術差的人,看見風箏要栽筋斗,便急忙往回收,適足以加強其危險性,以至于不可收拾。


風箏落在樹梢上也不要緊,這時節(jié)也要把線放松,乘風勢輕輕一扯便會升起,性急的人用力拉,便愈糾纏不清,直到把風箏扯碎為止。


在風力弱的時候,風箏自然要下降,線成兜形,便要頻頻扯抖,盡量放線,然后再及時收回,一松一緊,風箏可以維持于不墜。 好斗是人的一種本能。


放風箏時也可表現(xiàn)出戰(zhàn)斗精神。發(fā)現(xiàn)鄰近有風箏飄起,如果位置方向適宜,便可向它斗爭。


法子是設法把自己的風箏放在對方的線兜之下,然后猛然收線,風箏陡的直線上升,勢必與對方的線兜交纏在一起,兩只風箏都搖搖欲墜,雙方都急于向回扯線,這時候就要看誰的線粗,誰的手快,誰的地勢優(yōu)了。


優(yōu)勝的一方可以扯回自己的風箏,外加一只俘虜,可能還有一段的線。


我在一季之中,經(jīng)??梢苑@四五只風箏,把俘獲的風箏放起,心里特別高興,好像是在炫耀自己的勝利品,可是有時候戰(zhàn)斗失利, 自己的風箏被俘,過一兩天看著自己的風箏在天空飄蕩,那便又是一種滋味了。


這種斗爭并無傷于睦鄰之道,這是一種游戲,不發(fā)生侵犯領空的問題。并且風箏也只好玩一季,沒有人肯玩隔年的風箏。


迷信說隔年的風箏不吉利,這也許是賣風箏的人造的謠言。 




用戶評論

表情0/300

1816618tttf

聽這篇文章,想起小時候在老家田野里看到天空有一個斷線的風箏在空中飛,看她的樣子是快落下來,但她還是在一直在空中飄,我們好幾個孩子在地上一直跑著追風箏,跑了好遠……最終我在小麥地里撿到了風箏。

1398022無求

風箏 唐代 高駢 夜靜弦聲響碧空,宮商信任往來風。 依稀似曲才堪聽,又被移將別調(diào)中。

1398022無求

寫得頗有情趣,還總結了許多技巧,臨了還順手給了造謠者瀟灑地一擊。

一種米養(yǎng)百種人

夜盡弦聲響碧空,宮商信任往來風。依稀四曲才堪聽,又被風吹別調(diào)中。

音頻列表
猜你喜歡
梁實秋散文

梁實秋,著名作家,翻譯家,國內(nèi)第一個研究莎士比亞的權威。他的散文包羅萬象,既有對衣食住行的描繪,也有對世間百態(tài)的觀察,沒有激烈的悲歡之情,只有在字里行間彰顯出平...

by:詩揚奶奶

梁實秋散文

梁實秋,著名文學評論家散文家翻譯家。曾與聞一多徐志摩創(chuàng)辦新月書店。

by:聲命之舞

梁實秋散文精選集 梁實秋 著

梁實秋(1903年1月6日----1987年11月3日),男,漢族,出生于北京。中國著名的散文家、學者、文學批評家、翻譯家,國內(nèi)第一個研究莎士比亞的權威,曾與魯...

by:有聲的深海

韓菁清與梁實秋

44年前梁實秋和韓菁清的傾城之戀,轟動了整個華人圈。而今兩位當事人都去世了,他們的忘年戀也漸漸被世人遺忘。而今提煉出一些有意思的小故事供有興趣了解他們和...

by:梁子雅舍

梁實秋 散文

梁實秋(1903年1月6日-1987年11月3日),現(xiàn)代著名的散文家、學者、文學批評家、翻譯家,原籍浙江杭縣,生于北京。學名梁治華,字實秋,一度以秋郎、子佳為筆...

by:貓咪媽媽頻道

梁實秋作品集

梁實秋是我國民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散文學翻譯家學者文藝批評家,其內(nèi)容多描寫柴米油鹽或訴說閑情逸致,探討世間百態(tài),聚焦人生悲喜,典雅詼諧的文字充滿了灑脫與智慧

by:大風飄乎

梁實秋雅舍談吃

人吃,是為了活著;人活著,不是為了吃。梁實秋先生把自己吃了八十多年的經(jīng)歷、體會和感受分享給大家,讓我們在吃的過程中,除了要明白:“上天生人,在舌頭上為什么要生那...

by:聽書讀書共分享

梁實秋精選集

樂生曠達,從容優(yōu)雅;幽默風趣,亦莊亦諧。世紀文學大家梁實秋作品精選。

by:似水流年sd

梁實秋散文集

于細微處體悟美好,于煩惱處遇見超燃,內(nèi)心湛然,則無往而不樂。

by:快樂小黑豹

雅舍談吃-梁實秋

《雅舍談吃》收錄了梁實秋先生關于吃食的散文,精致非常,讀來令人口吃生津。全書分為雅舍談吃和余香繞梁兩個部分,從北京到江南,從臺灣到西雅圖,梁實秋用“縱橫...

by:枕邊文史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