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深圳還能跑對嗎?獨家對話深圳市原副市長唐杰

2023-08-27 03:39:0109:05 5757
所屬專輯:直新聞
聲音簡介

直新聞是深圳衛(wèi)視全媒體新聞品牌

由《直播港澳臺》團隊出品

更多分析請下載直新聞APP

參與評論請在新浪微博@直新聞

直新聞按

2023年8月26日,深圳經濟特區(qū)建立43周年。特區(qū)生日當天,深圳衛(wèi)視《大灣區(qū)會客廳》欄目組與正在深圳出席亞布力中國企業(yè)家論壇的深圳市原副市長、香港中文大學理事唐杰進行了一次坦誠對話。

從高校經濟學教授到深圳市原副市長,如今重回研究領域的唐杰,不斷回應著外界關于深圳未來發(fā)展的疑問——“特區(qū)還特嗎?”“今后深圳還能跑對方向、準確抓住機會嗎?”

唐杰以深圳新能源產業(yè)發(fā)展為例,判斷“深圳未來還能行”。對于人們習慣說這是“政府主導”的結果,唐杰認為,用“加速器”形容政府的合理化行為,要更為準確。

面對因土地稀缺帶來的生產、生活挑戰(zhàn),唐杰認為“經常有人以為深圳犯了什么錯誤,深圳的錯誤就是發(fā)展得太好,有更多的人想來,這就叫成長的苦惱,幸福的苦惱。所以對于政府而言,要盡最大努力解決好這些問題?!?/p>

光跑在前頭是不夠的 還要跑對

深圳衛(wèi)視主持人 何嘉琪:今天您出席的內部研討會從早上7:30就開始頭腦風暴,圍繞深圳改革開放的經驗總結和未來展望進行討論,什么是企業(yè)家們最為關注的?

深圳市原副市長、香港中文大學理事 唐杰:“特區(qū)還特嗎?”“深圳特區(qū)的精神還能保持嗎?”這是當下大家比較關注的。深圳走到今天,“深圳發(fā)展得太成功了”是共識,此前強調“深圳敢闖敢試、敢為天下先”,實際上光跑在前頭是不夠的,因此大家關注“今后深圳還能跑對方向嗎?還能準確抓住機會嗎?”所以我認為,自豪但不自滿,對于深圳很重要。

深圳衛(wèi)視主持人 何嘉琪:如果說深圳過去很成功,您認為未來還能繼續(xù)成功嗎?

深圳市原副市長、香港中文大學理事 唐杰:我舉一個例子,說明深圳還能成功。過去十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異軍突起,可以說“換道超車”,在三個方面實現顛覆性突破:第一,動力系統從內燃機變成電池,發(fā)生根本性的變化;第二,汽車成為智能產品;第三,引領從智能化汽車走向自動駕駛、無人駕駛的潮流,汽車將成為一個會跑的計算機、行走的機器人。而在這個變化當中,深圳看起來又做對了,怎么做的?

我們習慣說這是“政府主導”的結果,而我認為,用“加速器”形容政府的合理化行為,要更為準確。

造車“新勢力”輝煌的背后,是生產一個個零部件的中小企業(yè)。深圳有8900家跟汽車生產相關的新能源企業(yè),24000家新能源企業(yè),如果沒有市場,靠政府主導說A是好企業(yè),政府可以支持,不支持B,不會有這么多企業(yè)。

“大企業(yè)頂天立地,中小企業(yè)鋪天蓋地”,很多企業(yè)捕捉到新能源技術革命的浪潮,像蜜蜂一樣聚集在這,辛苦工作,于是創(chuàng)造出巨大的差異。所以這是一個產業(yè)集群像雪球,越滾越大。但常識是越滾越大的雪球,會崩會散,為什么深圳沒有?答案是核心技術。每一家代表著一種技術、一個產品、一種工藝,它連起來變成今天巨大的新能源產業(yè)鏈條。

深圳衛(wèi)視主持人 何嘉琪:政府“發(fā)揮主導作用”和“成為加速器”的差別究竟在哪?

深圳市原副市長、香港中文大學理事 唐杰:任何創(chuàng)新都伴隨著恐懼。比如早期推廣新能源汽車的時候,很多人擔心“坐新能源公交大巴,一下雨會觸電”。化解恐懼就是政府要做的,讓坐公交的人明白,新能源汽車下雨天可能比傳統燃油車有優(yōu)勢,在水里可以運行,并且不會觸電。政府要讓社會能夠更加擁抱創(chuàng)新。這也是深圳政府做得穩(wěn)妥之處,一點一點地去嘗試。

政府還要做更多,讓大眾明白新能源汽車更便宜,并且以統一標準建充電樁。我了解到,深圳每年遴選資助約500項新能源技術,五年時間有三五千家企業(yè)受益,政府和社會的投入比例將近1:7,可以說政府用比較少的錢,撬動了社會更廣泛的研究,這些都是發(fā)揮加速器作用。

當然,深圳能夠開辟新能源汽車的賽道,也在“補鏈”。深圳過去已有的基礎是IT及相關的精密制造技術。這一輪深圳補上新材料,電池、電驅、電控它都離不開新材料技術。十年間,從無到有,這顯然跟政府有關,資助相關研究,建大學,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在深圳做材料研究。政府加速了一個市場的成熟。

工業(yè)數字化經濟將“上樓” 以解決土地需求

深圳衛(wèi)視主持人 何嘉琪:產業(yè)轉型升級,會造成企業(yè)外遷,但是深圳堅定以工業(yè)立市、制造強市,深圳也提出了“20+8”產業(yè)政策,包括20個產業(yè)集群和8個未來產業(yè)。您覺得深圳要面臨怎樣的新挑戰(zhàn)?

深圳市原副市長、香港中文大學理事 唐杰:40多年來一直沒變的挑戰(zhàn)就是成本越來越高,產業(yè)不斷向高端發(fā)展,未來還會如此。“20+8”產業(yè)政策,我更多歸納它為數字經濟。我們現在看新能源汽車,顯然要比燃油車高度數字化,但是當它發(fā)展到自動駕駛的時候,它就不是純數字技術了,所以“20+8”產業(yè)政策包括深圳的“工業(yè)上樓”都是深圳故事的縮影,就是不斷地產業(yè)升級。當一個產業(yè),它不能創(chuàng)造出比成本更高的產出的時候,這個產業(yè)就是要外遷的。

但是誰走誰留,顯然不是政府能決定的,這是企業(yè)的選擇。很多人認為,深圳政府給比亞迪提供了巨大的土地支持,有誰算過,這個土地和上?;蛘邚V州的汽車城相比,實際上僅用了它們的1/30到1/50,而把巨大的生產用地放在西安。假如不是這樣,深圳就要付出30平方公里土地。所以未來深圳會有一部分整車能力在深汕特別合作區(qū)。

有遷出也有遷入,TCL和OPPO就是例子,大城市是用來做創(chuàng)新的,高端部分在深圳,需要更多土地而且無法“上樓”的部分它就遷出去了,數字化的部分可以通過“工業(yè)上樓”留在深圳。

深圳要追求高流動性 也要最大限度改善居住條件

深圳衛(wèi)視主持人 何嘉琪:今天正值深圳經濟特區(qū)43歲生日,您對深圳的未來有怎樣的期待?

深圳市原副市長、香港中文大學理事 唐杰:還是那句話,希望深圳“自豪而不自滿”。同時,深圳未來還要對標世界,保持高流動性。

這一點深圳做得不錯,50分鐘左右不嚴重擁堵的通勤,可以說是深圳特征。當我們說2000萬人口去對應2000平方公里土地,去計算每一個人的居住面積、交通面積、綠地面積、商住面積,還有圖書館的面積等等,成本很難不高。最近備受關注的城中村改造,實際上就是要做到,在如此稀缺的土地上,盡最大可能改善我們的居住環(huán)境。

經常有人以為深圳犯了什么錯誤,深圳的錯誤就是發(fā)展得太好,有更多的人想來,這就叫成長的苦惱,幸福的苦惱。所以對于政府而言,要盡最大努力解決好這些問題。

作者|王瑜,深圳衛(wèi)視《大灣區(qū)會客廳》導演

編輯|劉瑩,深圳衛(wèi)視直新聞主編

排版|盤思儀,深圳衛(wèi)視直新聞編輯

本文章版權屬于“直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如需轉載請回復“授權”

推薦閱讀

更多精彩內容 搜索微博“直新聞”

用戶評論

表情0/300
喵,沒有找到相關結果~
暫時沒有評論,下載喜馬拉雅與主播互動
猜你喜歡
七夕 | 愛你是我今后的持之以恒

我有些笨,不善把事做的完整,可是遇見你的那一天起,我就知道:愛你,是我的前所未有,是我的從今往后,是我的持之以恒...

by:歌單精選集

深圳-深圳大運會

音頻來源于鏈景旅行地址暫無票價描述暫無開放時間暫無乘車信息暫無

by:戀景旅行APP

黃奇帆 今后15年,中國即將發(fā)生的五個戰(zhàn)略變化

中國進入第二個100年,走向世界經濟強國的發(fā)展階段。今后15年,是我們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最大變局的15年,也是我們百年未有大變局,發(fā)展最為關鍵的15年。新階段、...

by:德哥跑視界

再見,或許還能再見

你在我最苦難時出現,本以為是一場救贖,沒想到卻是一場可笑的誤會,我把引起誤會的印記洗了,回歸本該屬于我的生活,你找到正確的人,去報對的恩,我們不要在見了,好不好...

by:o清澈

深圳

人在深圳,猶如水中浮萍。稍有不慎,就會“濕身”。大家在深圳,一起拼搏,共創(chuàng)美好未來。本專輯可以為大家介紹深圳的各種政策;深圳的美食、美景,讓你休...

by:重生之路111

如果還能在一起

《如果還能在一起》主要描寫了二十八歲的齊冬在經歷妹妹和妹夫吵架之后驚覺,再過兩年,她也將面臨女人三十的尷尬。現實的齊冬果斷決定要尋找一個適合的結婚對象。在齊冬眼...

by:藍豆娘__

我們還能吃什么

良好合理的健康飲食習慣是保健的一個重要方面,可使身體健康地生長、發(fā)育;不良的飲食習慣則會導致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紊亂而感染疾病。

by:更換失敗

聲音主播

643141.8萬

簡介:直新聞,直抵人心,直通時間。直新聞出自國內頂尖新聞團隊——深圳衛(wèi)視《直播港澳臺》團隊。該團隊創(chuàng)造了《直播港澳臺》、《軍情直播間》、《決勝制高點》、《關鍵洞察力》、《直說》等系列新聞品牌,全面覆蓋電視端、移動端,為數億受眾提供有深度、有廣度,又正派又好懂的國際政經、安全防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