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漫議8】《中國辯唯認識論第1人》(2/4)【劉志軒】

2019-12-17 07:43:4306:36 126
聲音簡介
【劉志軒?荀子漫議之八】

《荀子:中國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第一人》(2/4)

作者:劉志軒

對一件事物,你親自看見了就一定正確嗎?不一定。心里有了判斷就一定正確嗎?也不一定。還必須把看見的去粗取精,去偽存真,不受表面現(xiàn)象的蒙蔽,才會取得一個正確的認識。

怎么樣才能夠在認識上不受蒙蔽,避免產(chǎn)生片面性和表面性呢?

荀子告訴我們兩個方法。

第一個方法是,要有清醒的頭腦,時刻警惕人的認識不可避免地會有局限性。

荀子說,“圣人知心術(shù)之患,見閉塞之禍,故無欲、無惡、無始、無終、無近、無遠、無薄、無淺、無古、無今。兼陳萬物而中縣衡焉。是故眾異不得相蔽以亂其倫也。”(《荀子 · 解蔽》)圣人明白人在認識上最容易犯的毛病,所以,總是把事物的不同側(cè)面都擺出來,用一個正確的標準去衡量判斷,這樣,事物各方面的差異就不會互相掩蓋,從而擾亂應有的正確判斷。

古時候有一個商人,他在外面賺了許多錢,臘月里騎著馬高高興興的回家過年。離家不遠了,他的仆人發(fā)現(xiàn)馬的后掌掉了一根釘子,就告訴那個商人。

商人說,別管它,再有兩個時辰就到家了。

中午休息的時候,仆人看見馬的右后腿馬掌已經(jīng)掉了。就問商人是不是釘一個掌子。商人說,再有一個時辰天不黑就能到家,別耽誤時間了,趕路要緊。到家再說。

走了沒有多久,馬就開始一拐一拐的。拐了沒有多久,馬的后蹄出血,突然跌倒,把后腿骨折斷了。

看著受傷的馬,商人無可奈何,不能再騎馬了,只得和仆人一同背上行李,徒步走回家。等他們走到家的時候,已經(jīng)是半夜了。

這個商人為什么犯這個錯誤呢?他受著急回家過年的欲望所蒙蔽,忽略了給馬釘掌子的小事,只看見遠,忽略了近;只看見大,忽略了小,結(jié)果事與愿違,不但沒有能夠快一點回家,還損傷了自己的馬。

一個片面掩蓋了另一個片面,一種傾向掩蓋了另一種傾向,就不能不犯錯誤。如果像荀子說的,頭腦清醒,時刻警惕人的認識的片面性,既注意到回家趕路,又注意到給馬釘上一個掌,他就會完滿的達到趕快回家過年的心愿。

荀子提出在認識上不受蒙蔽的第二個方法是,“兼聽”,“兼覆”。

他說,“有兼聽之明,而無奮矜之容;有兼覆之厚,而無伐德之色?!保ā盾髯?· 正名》)所謂“公生明,偏生黯?!保ā盾髯?· 不茍》)只有多角度的聽和看,才能避免認識的片面性。

公元前204年, 韓信率領大軍平定了齊國,就是現(xiàn)在的山東省。韓信給劉邦寫了一封信。信中說,齊國的形勢多變,應該有一個王來治理,他請求讓他做代理齊王。

劉邦當時正被項羽圍困在滎陽,看了韓信派人送來的信,氣得大罵:“我如今被困在這里,你韓信他媽的……”

張良趕忙暗中踩一下劉邦的腳。劉邦回過頭來看張良,意思是問你怎么回事?張良向劉邦耳語說,“現(xiàn)在正是用人的時候,應該答應他。”

劉邦明白了,他急忙改口說:“大丈夫要做就做真王,做什么代理齊王!”劉邦立即派張良帶上印信到齊國去,滿足了韓信做齊王的心愿,穩(wěn)定了韓信。

劉邦因為能夠虛心聽取不同的意見,寬宏大度,才沒有犯錯誤。不然的話,劉邦就很難成功得天下。

這就是荀子講的“兼聽”、“兼覆”可以避免犯片面性錯誤的例證。

用戶評論

表情0/300
喵,沒有找到相關結(jié)果~
暫時沒有評論,下載喜馬拉雅與主播互動
猜你喜歡
《劉志軒荀子漫議》

荀子,戰(zhàn)國人,著有《荀子》32篇。其中第一篇《勸學篇》廣泛流傳。他,他的故事,他的著作,他的學生,他的思想,他的價值,……,還是聽聽劉志軒先生娓娓道來吧!

by:明空曌爾

荀子

荀子(前313年-前238年),名況,時人尊而號為“卿”;因“荀”與“孫”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稱孫卿。漢族,周朝戰(zhàn)國末期趙國猗氏(今山西安澤)人。著名思想家,教育...

by:南下狩獵的小花貓

荀子

《荀子》是戰(zhàn)國末年著名唯物主義思想家荀況的著作。該書旨在總結(jié)當時學術(shù)界的百家爭鳴和自己的學術(shù)思想,反映唯物主義自然觀、認識論思想以及荀況的倫理、政治和經(jīng)濟思想。

by:故磊溪邊

荀子

荀子(約前313年-前238年),名況,字卿(一說時人相尊而號為卿),兩漢時因避漢宣帝詢名諱稱孫卿。戰(zhàn)國晚期趙國人,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

by:百靈朗讀

荀子

義工介紹:大家好,我是姜瑩瑩,一名在校大二學生。我熱愛公益活動,曾多次參加社區(qū)、學校的志愿活動。希望通過朗讀幫助更多的人了解閱讀、愛上閱讀。音頻類別:m4a錄制...

by:了凡積善之家FM

荀子

百家爭鳴之集大成者

by:飛英01

荀子

荀子(約公元前313-前238),名況,時人尊而號為“卿”,西漢時因避漢宣帝劉詢諱,因“荀”與“孫”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稱孫卿,漢族,戰(zhàn)國末期趙國猗氏(今山西...

by:扎西德吾

荀子選讀|宥辰帶你讀荀子

本周是《荀子》第六講“議兵”。長平之戰(zhàn)一場超級戰(zhàn)爭決定了至少七十萬人的生死決定了秦、趙、乃至戰(zhàn)國各國的命運決定了中國歷史的走向有趣的是在戰(zhàn)爭前后,荀子與雙方最高...

by:說書人老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