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的六齊理論,讓我們透徹人生!

2021-03-29 07:59:1613:09 5.9萬
所屬專輯:莊子的人生智慧
聲音簡介

莊子“六齊”理論,帶我們看透人生

世界上的宗教其實都是在尋找離苦得樂的途徑,哲學家也是如此。

道家哲學家莊子終其一生都在尋找“無所待”的“逍遙”境界,因為在這個境界中,人實現(xiàn)了絕對自由。

但這是一個悲傷的悖論。人生不可能實現(xiàn)絕對的自由,這一點,連莊子都感到悲觀。人存在本身就是悲劇,因為人無時無刻不處在被拘束被限制之中。所以,人生最大的悲劇在于我們有形體和生命。這一點,老子也表示悲觀,“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我之所以有大患,是因為我有身體;如果我沒有身體,我還會有什么禍患呢?”老子擔心的是,人無法擺脫身體和物質世界的羈絆。

莊子則更為沉痛地指出了人生的悲?。骸耙皇芷涑尚危煌鲆源M。與物相刃相靡,其行盡如馳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終身役役而不見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歸,可不哀邪!”

莊子說,人一旦出生,就意味著再也無法忘掉自身了。人活著,永遠要在物質世界中沉浮,被世界鞭打著像快馬一樣奔馳,被對物質的欲望驅馳著役使著,一輩子茫然無措,不知道自己將去向何方。

因此,人生就是一場有來無回的悲劇。

那人難道永遠就無法擺脫物的羈絆了嗎?莊子認為,人是可以達到逍遙之境的,也許身體無法達到,但精神可以。世界可以桎梏身體,卻無法限制人的靈魂。

我們也許無法改變世界,但可以改變認識世界的方式,莊子告訴我們,通過“心齋”“坐忘”的修煉方式,可以讓人達到逍遙之境,實現(xiàn)精神的絕對自由。

在常人看來,這世界豐富多彩大為不同,山川高聳河流蜿蜒,花鳥蟲魚風云雷電各有其趣,悲歡離合是非成敗縈繞于心。但莊子認為,如果從更高的境界來看,世界的本質是一樣的,沒有是非、成敗、美丑、善惡、貴賤之分,既然如此,我們又何必為成功而欣喜若狂,為失敗灰心沮喪?

這個理論叫“齊物論”?!褒R物論”反映在人生智慧上,就是要我們超脫世俗觀念的束縛,忘掉物我之別,忘掉是非之辯,達到無差別的自由之境。

莊子的“齊物論”是中國人的精神舒緩劑,它讓我們在“春風得意馬蹄疾”的時候,不至于忘乎所以;在“山窮水盡疑無路”的時候,有一種“坐看云起時”的淡然。

按照莊子的看法,在通向逍遙之境中,必須做到齊物、齊是非、齊生死、齊物我、齊人我和齊吾我,這就是莊子的六齊理論。

齊萬物。“齊物論”是莊子人生哲學的核心。莊子的齊物論其實來自于老子道的思想。萬事萬物都受到道的支配,道是世界的本質,而萬物不過是道的不同表現(xiàn)罷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萬物齊一。也就是說,在人生的道路上,是非成敗一個樣,貧富貴賤一個樣,你又為何不能做到寵辱偕忘?

齊是非。莊子認為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對錯,因為對錯是非都是建立在人的主觀判斷的基礎上的。莊子說,我和你辯論,你勝了,我果真就錯了嗎?我勝了你,你果真就錯了嗎?究竟誰對誰錯,在你我兩人之間是無法斷定的。請來第三者,也無法斷定是非,因為第三者如果持有與你我相同的意見,他就沒有資格斷定;如果持有與你我不同的意見,也沒有資格斷定。莊子大概覺得這個說法有點繞,又舉例子說,人睡在潮濕的地上會得風濕病,但泥鰍就不會;人爬到樹上就會膽戰(zhàn)心驚,而猿猴在樹上則行走自如;毛嬙與麗姬是公認的美女,但動物看了馬上逃跑。所以,所謂的是非善惡美丑都是一樣的,你又何必為成功而發(fā)狂為失敗而抓狂?又何必糾纏于是非成敗而爭短論長?

齊生死。在明朝作家馮夢龍的筆下,莊子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流氓。他運用法術假扮他人試探引誘老婆,導致老婆羞愧自殺。而在《莊子》中記載說,莊子的妻子去世后,莊子不僅不悲傷,反而鼓盆而歌。其實莊子不是無情郎,更不是臭流氓。這來源于他的齊生死的理論。莊子認為,生死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氣聚則生,氣散則死,人生于自然,死于自然,這是一個歸于大道的過程。彭祖活了八百歲,算是長壽之人,但是與活了幾千年的大樹,相比是短壽;相比于朝生暮死的蟲子而言,夭折的孩子也算是長壽了。長壽短壽是相對的,生存與死亡也是相對的?;钪臅r候安時順命,死了的時候淡然待之,人生若能不悅生不惡死,將生死置之度外,才是方外之人,才能達到逍遙之境。

齊物我。正確處理好物質世界與我的關系,關系到人如何安身立命。讓莊子感到悲涼的是,人總是被物奴役,而不能駕馭物,這是人生不自由的根源。而真正自由的人生,就是要做到“物物而不物于物”,與物同化于大道自然之中。莊子曾經做過一個中國文學史上最具哲學味道的夢。他夢到自己變成一只蝴蝶,而夢中的蝴蝶卻夢到自己變成了莊子。莊子醒來之后,不知道自己是蝴蝶還是莊周了。從現(xiàn)實來看,莊子與蝴蝶當然不是一個人,但誰又能說人生的過程,不是一個美麗的夢境呢?不過是人不愿意醒來而已。在這個美麗的夢境中,莊子與蝴蝶融為一體,這也隱喻著真正理想的境界是人與物融為一體。人不再受物質世界的限制而實現(xiàn)了無所待,這樣的人生才是自由快樂的。

雜的人際關系,人的喜怒哀樂源于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儒家強調用愛和禮來規(guī)范社會關系,強調人的義務;而莊子則用“道”來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人是自然的一員,受到自然大道的支配,要想得到精神上的自由,就要按照人的本性順其自然地發(fā)展下去,尊重自己的選擇,也尊重別人的選擇,既不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不要“己所欲而施于人”。

莊子說,倏與忽按照自己的標準,用愛的名義給混沌鑿出七竅,結果把混沌鑿死了,《莊子·秋水》中說,“夔憐蚿,蚿憐蛇,蛇憐風,風憐目,目憐心。”獨腳的夔羨慕多腳的蚿,多腳的蚿羨慕無腳的蛇,無腳的蛇羨慕無形的風,無形的風羨慕明察外物的眼睛,明察外物的眼睛羨慕內在的心靈。這說明,物各有所性,人各有所長,只要按照人的本性自然發(fā)展,就能獲得快樂。所謂“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不必羨慕別人,也不必嫉妒別人,因為從道的角度來看,你與我都是一樣的。

齊吾我。天才的莊子把人分成了兩半。一半是可以任意遨游于九天之外走向逍遙之境的“吾”,一半是被肉體和情感關押在滾滾紅塵的“我”。人活著的時候,身體永遠得不到自由,因為它必須有所待,從這個意義上說,“人之生也,與憂俱生”,唯一解決的辦法是“吾喪我”。忘卻被身體和情感桎梏的“小我”,忘記俗世中的一切欣喜、悲傷、慌張和焦慮,完成“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于大通”的“大我”。也就是說,“吾”是逍遙的“大我”,而不是在俗世中沉浮的“小我”。

做到了齊萬物、齊是非、齊生死、齊物我、齊人我的人,就成了莊子眼中的神人、圣人和至人,他們擺脫了物和我的限制,走向了自由之境,這種境界叫逍遙。


用戶評論

表情0/300

星如雨YU

講的真好

花頭扁最好的學生

道家才是處事大智慧

回歸_jq

你如果忽視死亡,活的就是個狀態(tài) 你如果正視死亡,活的就是個姿態(tài), 你如果輕視死亡,活的就是個心態(tài)。

扶搖清風

說得真好!感謝老師!

猜你喜歡
《莊子》齊物論篇

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

by:螃蟹學無止境

《莊子·齊物論》

《齊物論》是《莊子·內篇》的第二篇。“齊物”的意思是:一切事物歸根到底都是相同的,沒有什么差別,也沒有是非、美丑、善惡、貴賤之分。莊子認為萬物都是渾然一體的,并...

by:國風小語

禪說莊子(一)齊物論

馮學成老師的《禪說莊子(一)〈齊物論〉》用平實的語言,參合禪宗的語句和公案,為我們解開了《齊物論》文字背后的玄旨,指給我們一條如何超越智慧、思辨以及生命的局限性...

by:見素抱樸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