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傳佛教一:前弘期與后弘期

2024-01-06 22:31:2814:03 169
所屬專輯:中國佛教史
聲音簡介
藏傳佛教
一、前弘期與后弘期

藏傳佛教的宗教文化,是印度佛教文化與西藏苯教文化交融結合而孕育出來的一個新的文化形態(tài),是公元7 世紀以后的藏族主體文化。佛教在西藏地區(qū)的傳播和發(fā)展,經(jīng)歷了一個復雜的歷史過程。它開始傳入的時間,要比漢傳佛教晚得多。根據(jù)西藏佛教史傳記載,其發(fā)展過程約可分為兩個時期,即前弘期佛教和后弘期佛教。前弘期佛教約始于公元7世紀中葉至9世紀上半葉。其發(fā)展過程又可分為三個時期:

1.松贊干布時期

松贊干布是吐蕃(bo)(西藏)的第三十二代贊普(國王),他很有作為,四處征戰(zhàn),用武力擴張疆士,統(tǒng)一了青藏高原各部落,使吐蕃(bo)逐漸強盛。松贊干布也很重視文化,專門派人到印度學習,回來后創(chuàng)造了藏文。佛教也在此時大規(guī)模地、正式地傳入西藏。此后,松贊于布以政治聯(lián)盟為目的,迎娶唐朝的文成公主、尼泊爾的墀(chi)尊公主為妃。這兩位公主都是虔誠的佛教徒,帶去了一些佛像、佛經(jīng)和法器。由于她們的倡導和影響,一些印度、漢族地區(qū)的僧人開始人藏傳法譯經(jīng),相傳大、小昭寺也在此時建成。

松贊干布以前,吐蕃(bo)流行著一種原始的苯土宗教一一苯教。苯教是一種崇拜天地日月星辰等的萬物有靈論信仰,在吐蕃(bo)社會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苯教上層人士不僅直接參與統(tǒng)治階層的政治、軍事方面的決策,而且利用宗教儀式幫助統(tǒng)治者威脅百姓。同時,苯教還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和人們的思想意識之中。當佛教傳入吐蕃(bo)時,為了爭奪正統(tǒng)地位和其它權力,苯教與佛教之間展開了激烈的斗爭。這場斗爭一直延續(xù)了兩個多世紀,最后以佛教的勝利而告終。

2?赤松德贊時期

松贊干布以后的幾代贊普對佛教事業(yè)沒有什么貢獻。赤松德贊即位后,由于他年幼,信奉苯教的貴族大臣為了徹底鏟除佛教,發(fā)布了禁佛命令,驅逐外來僧人,拆毀寺廟,把大昭寺改為屠宰場。

赤松德贊當年因年幼而無法阻止這場禁佛運動。他成年后,為了發(fā)展佛教,清除了反佛的代表人物馬尚仲巴結和達扎路恭,恢復了大,小昭寺,還派人到長安、尼泊爾取經(jīng),迎請高僧。著名的印度密宗大師蓮花生就是在此時入藏的。

相傳蓮花生一路降魔伏怪,所向披靡。他每次戰(zhàn)勝一些苯教巫師,就宣布苯教某某神已被降服,封之為佛教的護法神。蓮花生還吸取苯教的巫術、祭祀等基本儀式,以苯教的形式宣揚佛教的內(nèi)容,使佛教容易被具有求教文化心態(tài)的藏人所接受。766年,赤松德贊建立了西藏的第二座正規(guī)寺廟一桑耶寺,這是佛教初步戰(zhàn)勝苯教的成果,標志著佛教在西藏的傳播進入了新的階段。第一批藏族僧人出現(xiàn)了,首批出家者有七人,稱之為“七覺士”,后來發(fā)展到三百多人,僧人的費用也由王室供給。大規(guī)模的譯經(jīng)工作也在此時開始,當時的譯經(jīng)目錄就收有經(jīng)書六七百種,可見譯述之盛。苯教巫師對此憤憤不平。赤松德贊為表示公允,組織了一次辯論,結果苯教敗北。至此,佛教在西藏初具規(guī)模,壓倒苯教,處于統(tǒng)治地位,為佛教的進一步發(fā)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礎。

2.熱巴巾時期

赤松德贊的后繼者都熱衷于發(fā)展佛教,到熱巴巾時,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他為了翻譯佛經(jīng),極力推行藏文規(guī)范化運動。其初衷雖在弘法,但由于使藏文規(guī)范化了,從而對藏族文化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熱巴巾強令七戶人家供養(yǎng)一名僧人,凡指罵僧人者,受斷指割舌之刑。每逢齋僧法會,他都先把自己的頭巾鋪在地上,請僧人走過頭巾,然后再戴上,意為“頭面禮足”。所有大小朝政,他都請教高僧,所有行政制度,也以佛教經(jīng)律為準則。在其宮延里,專設僧人擔任的“缽闡布”官職,位尊群臣之上。821年的長慶會盟碑上,缽闡布名列吐蕃(bo)會盟大臣之首。

熱巴巾的崇佛,加重了人民的負擔,引起了社會的不滿。反佛的費族伺(si)機發(fā)動政變,熱巴巾被縊(yi)死,其兄明達瑪繼位,全面禁佛。佛教再次遭到沉重打擊,在吐蕃(bo)中斷了一百多年。西藏佛教史籍把這段時期稱為 “滅法期”。朗達瑪滅佛標志著“前弘期” 的終結。


佛教在“前弘期” 通過與茶教的斗爭與融合,進而取而代之,逐漸在西藏和青海的大部分地區(qū)有了立足之地,成為維護吐蕃(bo)王室統(tǒng)治的得力助手。但佛教在民間尚未得到較為廣泛的流傳,信徒還不是很多。

朗達瑪后來被一個叫貝吉多吉的僧人刺死,隨后他的子孫各據(jù)一方,各自為政。到了10世紀下半期,出現(xiàn)了群雄并立的局面,各封建領主迫切需要佛教的精神力量來維護、鞏固和擴大自己的統(tǒng)治,這就為佛教的復興創(chuàng)造了條件,并且制約和決定了后弘期佛教在藏族地區(qū)的發(fā)展趨向。

978年,山南地區(qū)封建領主意希堅贊派魯梅 ?楚臣喜饒等十人到康區(qū)(今西藏昌都一帶)學習律學。他們學成后返回,在統(tǒng)治者的支持下,分別在衛(wèi)藏和康區(qū)建立了一批寺院,授徒傳戒,聲勢越來越大。由于西藏習慣稱康區(qū)為下部,所以這—佛教復興情況在藏傳佛教史籍上被稱為 “下路弘法”。

朗達瑪?shù)牧硪恢Ш笠嵩诎⒗锝⒘斯鸥裢醭螅卜e極發(fā)展佛教。國王柯日把王位讓給弟弟松艾,白己出家為僧。他曾派二十一名青年到迦溫彌羅(今克什米爾)學習密教。因氣候炎熱、疾病流行,只有仁欽桑布等二人歸來。此后仁欽桑布又連續(xù)出國,遍訪名師,延請高僧到古格譯經(jīng)。1042年,古格王朝又請印度名僧阿底峽到阿里傳授密法,指導譯經(jīng)。阿底峽著有《菩提道燈論》,主要講修持次第,對藏傳佛教影響很大。1045年,阿底峽應邀到衛(wèi)藏傳法。是佛教復興勢力從阿里進入衛(wèi)藏的一個標志。由于西藏習慣稱阿里為上部,故稱“上路弘法”

按照西藏佛教的傳統(tǒng)說法,10世紀后期佛教復興至現(xiàn)代為后弘期。這一時期,藏傳佛教越來越呈現(xiàn)出鮮明的特點。從整體上講,它熔印度、漢地佛教于一爐,并吸收了苯教的一些神祇和儀式。在教義上,以大乘為主,顯密兼修,并以無上瑜珈密宗為最高修行次第。在組織上,教派林立,政教合一,,活佛轉世制也出現(xiàn)了。

用戶評論

表情0/300
喵,沒有找到相關結果~
暫時沒有評論,下載喜馬拉雅與主播互動
猜你喜歡
藏傳佛教

———超度心咒———

by:雨桐茹初

藏傳佛教噶舉派

古格?次仁加布著,西藏人民出版社。了解西藏,從宗教開始。了解宗教,從本書開始。

by:目耳傳奇

藏傳佛教薩迦派

西藏宗教文化知識叢書

by:目耳傳奇

藏傳佛教常識

藏傳佛教的基本常識

by:丹拉姆納瓦

藏傳佛教寧瑪派

達爾查·瓊達著西藏人民出版社

by:目耳傳奇

影響藏傳佛教的奇僧

周煒先生著作,中國藏學出版社出版簡介藏傳佛教的發(fā)展及各教派高僧大德。寧瑪派、格魯派、薩迦派、噶當派、噶舉派等。

by:目耳傳奇

張老師講藏傳佛教

張老師講藏傳佛教以幽默、嚴謹、平易的方式,講述藏傳佛教的歷史按照前弘期,后弘期,和1959年以后的發(fā)展將藏傳佛教分開講述獨家考證蓮花生,獨家考證大黑天等系列考證...

by:講古張老師

藏傳佛教的前世今生

說起西藏的文化,肯定躲不開藏傳佛教?,F(xiàn)在到西藏旅游的人很多,但往往是走馬觀花,對于藏傳佛教大多一知半解。再加上坊間關于“朝陽仁波切”的種種傳說,使得本來就很神秘...

by:顆粒渣兒